(来源:老张投研)
人形机器人,这次稳了!
一直以来,困扰人形机器人渗透的三大担忧,终于被打消;
第一,性能的担忧。
人形机器人能否进入应用场景,主要在于性能能否满足用户需求,一直以来对性能的担忧,是影响机器人发展的关键。
而就在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众多人形机器人企业亮相,并且众多机器人真正上演了多场景、多任务的“技能秀”,包括打冰淇淋、做咖啡、打架子鼓、导诊咨询、照护与陪伴等高复杂功能。
当然,这也有赖于兆威机电、双环传动、拓普集团等配件企业的技术突破。
这些功能的展示,几乎满足了需求端的应用,有望刺激机器人的加速渗透。
第二,需求的担忧。
即便性能提升了,那是不是真的有市场需求,又是一回事,到底什么人会需要机器人?
而就在7月份,人形机器人大单纷纷落地。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成功中标中国移动相关采购项目,总金额高达1.24亿;优必选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机器人项目,总金额更是接近1亿元。
就连首家机器人6S店,也在7月28日深圳市龙岗区开业了。
所以,随着订单的不断落地,人形机器人的需求正迎来持续释放,服务、医疗、工业等,需求场景很迫切。
第三,价格的担忧。
东西再好,高价格也是影响渗透的一个因素。比如宇树科技早期发布的两款人形机器人,分别为H1和G1,售价分别为其65万元和9.9万元,相对消费者来说依然不便宜。
而就在本次人工智能大会,宇树科技发布了第三款人形机器人Unitree R1,起售价仅为3.99万,并且具备扫堂腿、打拳、翻跟头、倒立等高难度性能。
这让人形机器人的性价比大幅提升,有望加速行业渗透。
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有望超60万台,市场规模超150亿美元。
从产业成长的角度看,价值量是挖掘行业红利的关键,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核心价值量无非是丝杠、减速器、传感器等零部件环节,焦点也更多的集中在恒立液压、中大力德、汇川技术等巨头身上。
但是,这其中,东睦股份似乎被忽视了。
那么,东睦股份到底是做什么的?
公司业务不复杂,其实就是做配件的。只是不同于传统的金属配件,东睦股份做的是技术含量更高的金属粉末压铸产品。
就是将金属粉末,通过压铸等技术形成相应的产品,具备更独特的性能。并且这种技术更绿色环保,产品能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通信、消费电子、医疗器械、汽车、机器人等领域。
从营收结构看,东睦股份2024年核心业务就三块,粉末冶金业务(P&S)营收占比高达43.49%,其次是金属注射业务(MIM)占比38.21%,再就是软磁材料业务(SMC)占比17.54%,构成了三大利润来源。
同时,低调的东睦股份,在这三个细分领域做到了小寡头的低位。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粉末压制成形(P&S)企业,是我国领先的软磁复合材料(SMC)制造企业,也是我国最大的金属注射成形(MIM)企业之一。
那么,东睦股份更突出的优势在哪?
机器人产业链看成长和盈利,相较于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兆威机电等,东睦股份在这两点上依然亮眼。
成长方面,2022年以来,不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东睦股份均保持了超高的增速,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12亿,同比大增37.6%。
而兆威机电、拓普集团等,在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却出现了下滑。
盈利方面,我们就看一个数据,就是衡量公司核心盈利能力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数据显示,尽管东睦股份的ROE没有拓普、三花等高,但却呈现了持续攀升状态,从2021年的仅仅0.99%飙升到了2024年的14.87%,实属迅猛。
这个ROE水平,已经超越了同仁堂、东阿阿胶等巨头,对制造业来说实属难得。
如果我们进一步挖掘,通过ROE的杜邦分析拆解,发现影响东睦股份ROE的三个因素中,近些年权益乘数和总资产周转率几乎没变,而净利率却从2022年的4.55%提高到了2024年的9.11%,成为了推动公司ROE增长的关键。
在毛利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东睦股份的净利率能提升这么快,体现了公司在费用端的管控能力增强。
那么,东睦股份还能否延续成长?
作为特种产品的小寡头,东睦股份的三块业务,正好满足了目前大热的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消费电子、AI终端等领域,每个细分地方需求都不弱,有望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其中,有两个地方更明显;
1、人形机器人。
东睦股份在机器人领域布局较深,显然被忽视了。
公司通过宁波东睦广泰持有小象电动并持有22%股权,而小象电动拥有自主研发的聚能磁轴向磁通电机及控制算法等核心技术,叠加公司的PS减速器齿轮和SMC软磁定子,构筑了从电机技术导材料供应再到量产能力的产业链护城河。
2024年年报显示,东睦股份下属公司成功研发出机器人谐波减速器用液态金属柔轮样件,2024年公司实现轴向磁通电机销售收入154.23万元。
2、折叠屏手机。
在折叠屏手机中,铰链是其核心零部件,直接影响着手机的自由度、精度等,技术壁垒极高。
这其中,MIM工艺完全契合了铰链的技术需求,导致金属注射成型业务(MIM)产品成为了消费电子中折叠屏需求加速爆发的地方。
数据显示,到2026年全球MIM粉市场规模有望超过50亿美元,可见行业很细,但空间并不弱。
在这一领域,东睦股份是绝对的寡头,产品供货主流手机大厂,公司已配备5条折叠机模组生产线。数据也能说话,2024年东睦股份MIM业务营收达19.65亿元,同比剧增92.19%,就是得益于核心客户折叠屏手机的爆发。
所以,人形机器人浪潮已经开启,任何一个企业都能在其中大显身手。
只要够专注,一样“浪遏飞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