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贷不良年度透视:消费贷占比攀升,投资者偏好“大包小户”资产
创始人
2025-07-30 18:23:42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郭聪聪 北京报道

7月29日,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以下简称“银登中心”)发布了《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年度报告(2024年)》(下称《报告》),这也是其连续第四年发布年度总结。

作为经原银监会批准、财政部同意设立的银行业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和监管支持机构,银登中心自2021年开启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以来,工作持续深化,截至2024年末,已有337家机构在中心开设了1004个业务账户。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统计,2024年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额(以下均为未偿本息口径)为2258亿元,不良批转业务市场再创新高。

在银登中心网站发布的不良资产包转让公告中,不仅涵盖贷款笔数、户数、本金余额、本息余额、逾期天数等核心指标,还包含出让方和受让方的基本信息,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也成为了观测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动向的关键风向标。

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占比持续攀升

银登中心的转让业务包含三类,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对公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其中个人贷款批量转让业务领域占比最高。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2024年批量个贷业务成交额为1583.5亿元,占整体市场的70.1%,是单户对公业务及批量对公业务之和的2.3倍。

《报告》显示,2024 年我国个贷不良资产转让市场中一个明显的趋势为,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占比持续增长。从资产的构成来看,2024 年转让的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呈现三大特征:一是短账龄项目占比提升;二是转让资产多为已核销资产;三是未诉讼资产数量持续上升。

“未诉资产比例上升,说明这些资产仍有较大的催收空间,通过有效催收可能实现较高的本金回收。” 一位资深不良资产行业从业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但批量个人业务单笔金额小、笔数多的特点,也会带来不小的司法压力,尤其是在需要通过法律程序催收时,人力和时间成本都会显著增加。”

同时,《报告》还描摹了一个粗略的个贷不良借款人的画像:在授信额度上,借款人呈现“小而分散”的特点,主要集中在30万元以内;在年龄上,借款人主要集中在40至45岁之间;从地域分布看,华东、华南地区占比最高,其中华东地区的占比已连续四年位居榜首,其转让未偿本息合计占全年已成交批量个人业务的30%以上。

出售价格与逾期时间呈显著负相关

在市场交易机制方面,《报告》显示,成交的批量个人业务在挂牌时绝大多数选择多轮竞价方式,平均合格意向受让方数量接近5家,以保障竞价的充分性和交易价格的合理性。

从交易价格上来看,与2023年相比,转让价格略有上升,其中转让价格与逾期时间呈现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逾期时间越长,转让价格越低。

这一现象在银登中心以往披露的季度业务数据中得到了验证。以2024年第四季度披露的数据为例,逾期一年以内的资产平均折扣率超过11%,逾1-2年的为6.3%;逾期2-3年的约4.1%;逾期3-4年的约3.5%;至逾期5年以上时,平均折扣率已低至 2.5%。逾期1年以内与逾期5年以上的资产折扣率相差超过4倍,充分体现了资产“新鲜度”对其价值的重要影响。

2024年四季度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统计

从投资者偏好来看,2024 年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市场的投资者更倾向于收购整体规模较大但户均规模小的资产包。“这类资产包基数大,虽然单笔金额小,但通过规模化催收,收回本金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上述业内人士解释道。在借款人年龄方面,30至50岁的借款人资产更受青睐,原因在于这一年龄段人群通常仍具备一定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资产回收预期相对稳定。

市场参与主体多元扩容

2024 年,个贷不良资产转让市场的另一大亮点是参与主体结构的显著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市场集中度明显下降的趋势

在出让方层面,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虽仍保持市场投放量首位,但占比显著下降;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国有控股大型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规模呈现放量增长态势,这三类机构在批量个人业务中的出让份额持续提升,反映出金融机构在不良资产处置需求上的动态变化。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信托公司也在2024年首次进入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市场。2024年12 月,光大兴陇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的“美好生活1 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近3亿元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在银登中心正式挂牌,并于12月19日通过多轮竞价完成转让,成为信托行业首单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在打通这一转让渠道之后,光大兴陇信托又于2025年6月6日发布“美好生活 2 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个人消费不良贷款转让公告,转让规模达近 4 亿元。

在受让方层面,市场结构同样呈现新变化。地方 AMC(资产管理公司)仍是受让批量个人业务的主力军,凭借其对区域市场的熟悉度和本地化催收能力,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全国性AMC加速入场的趋势日益明显。2025 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首次进入批量个人业务前十大活跃受让方榜单,这也是国家级 AMC 首次登上该榜单。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活跃度持续提升,表明我国金融风险化解机制日趋成熟。”一位不良资产行业的市场观察人士指出,“特别是国家级 AMC 的入场,不仅为市场带来了更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更专业的处置能力,也将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提升整体处置效率。”

展望 2025 年,银登中心在《报告》中透露了多项发展计划。银登中心预计,2025 年将有更多类型的市场参与者加入不良资产转让市场,随着行业参与度进一步提升,银登中心在征信报送、档案移交、消保投诉处理等市场关切问题将积累更丰富经验,有望推动行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此外,银登中心计划推进不良资产转让移动应用程序的上线投产,通过数字化手段推进不良贷款转让市场建设,提升市场透明度和便捷性,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ST天茂:因部分信息核实补充... 投资者提问:贵公司一直强调年报在补充材料阶段,请问公司年报难点在哪里?为什么拖到现在都不发,而且12...
美一客机遭遇严重湍流,25人送... 当地时间7月30日晚,美国达美航空公司一架从美国盐湖城飞往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空客A330-900型客机...
亨迪药业:上半年净利1854.... 格隆汇7月31日|亨迪药业公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5亿元,同比下降2.93%;净利润18...
31日天然橡胶下跌2.90%,... Hehson期货 根据交易所数据,截至7月31日收盘主力合约天然橡胶2509,涨跌-2.90%,成交...
广东财经大学“三和青宣”实践团...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范悦)夏日炎炎,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三和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