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长成一个顶会:上海的WAIC经济学
创始人
2025-07-30 13:37:47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归辞 上海报道

自2018年创办以来,上海用了八年时间,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办成了AI界的顶级盛会。

从周六到周一,夏日在骄阳与骤雨间切换。WAIC场馆内外人头攒动,盛况空前。身处AI技术狂飙浪潮中的与会者们,眼中透着难掩的兴奋。

数据印证了大会高涨的热度与行业认可度:创纪录的7万平方米展区、800余家参展商、逾3000项前沿展品及百余款首发新品;线下参观人数突破30.5万人次,全网流量超23.6亿,较上届增长21.6%;大会共签约32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50亿元,达成意向采购金额162亿元。

怎么看办WAIC的这笔经济账?八年长成一个顶会,WAIC的运筹之道何在?上海是如何推动大会与产业生态形成共振的?

顶会经济账

从去年到今年,AI技术的迭代突破与成本的下降,推动其在各行各业加速落地应用,行业迎来爆发期。这直观地反映在今年WAIC的参展商数量上。今年大会有800余家企业参展,比去年整整增加了约300家。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党赞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实际报名的企业更多。“现在我们大会的展位一席难求,许多老客户提前一年就预订了展位,生怕下一年的展位被抢,即便这样,有时候也无法保证最终它们能拿到展位。”

“我们本来想预定一个更大的展位,但参展企业实在太多了,没办法,展台面积只能一再压缩,最终只拿到了一百多平的面积,但好在位置还是不错的。”擎朗智能CEO李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参展商数量的大幅提升也为大会贡献了相当可观的展位费收入。据记者了解,根据展位面积和设施,展位费约在一两万至200万左右不等。而有品牌方告诉本报记者,其今年的参展费用相较于去年增长了30%左右。

持续扩大的赞助商规模也让大会的商业效益愈发增强。“(参与)大会赞助的企业有很多,800余家参展企业中基本多少都会有或大或小的赞助。”党赞透露。

WAIC官网显示,本届大会的战略合作伙伴有阿里、蚂蚁集团、华为、腾讯等15家企业,卓越合作伙伴有百度、京东、沐曦等7家企业,创投生态合作伙伴有小红书等13家企业,精英合作伙伴有27家企业,还有用车合作伙伴、翻译合作伙伴、咖啡茶饮合作伙伴、乳制品合作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WAIC近年来影响力的提高,库迪、伊利等消费品牌也首次跻身赞助商行列,借助大会平台触达更多客户,并塑造“AI咖啡”“AI牛奶”的科技感品牌形象。

技术狂飙的氛围及向生活全面渗透的趋势也感染着大众。期待近距离触摸AI前沿的技术人员、学生和带孩子的家长,以及寻觅合作机会的采购商,挤满了众多热门展位。

据主办方披露,本届WAIC线下参观人数预计将达到破纪录的35万人次。大会门票分展览票、论坛票和特色活动票三种,大会的单日展览票价格为168元,论坛票价格在300-800元不等,Robotaxi短途接驳特色活动的票价则分178元与2980元两档。粗略估算,门票收入至少在几千万。

记者了解到,单日展门票在闲鱼上一度被炒至超千元,大会进行至第三天黄牛售价仍在500元左右,不少热门论坛的门票也一票难求。

而在商业对接与资源撮合上的成效方面,据主办方统计,截至7月28日14时,大会接待了来自中国、英国、西班牙、约旦等十多个国家的156个采购团组,大会期间现场发布了300余项采购需求,组织了60场项目路演,共招募225个早期创业项目现场展示交流,初创企业与投资人有效对接超过2000人次,现场触达意向客户超1200人次,预计达成意向采购金额超160亿元。

运筹之策

大会傲人的经济账背后,除了行业大浪潮的推动,也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主办方、承办方的精心策划息息相关。

WAIC从2018年创办至今已有八年,大会的规格很高,由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去年,WAIC首次更名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会议规格提升。李强总理亲自出席了去年的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今年也是如此。

WAIC的高规格,使其展会、论坛及奖项等对科技企业形成很强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大会从展会、论坛、嘉宾到赛事、报告等各方面的策划,也是其形成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据记者了解,负责大会顶层策划的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内部专设人工智能研究院,为大会策划及报告发布等提供专业智力支持。

“大会为什么会做得好,我觉得(除了政府支持外)还有一块,它每年都会有对标国际的新内容出现。我们专门有一支团队负责跟踪国际动态、推进大会国际化。”党赞表示,通过对标国际、设置比赛、发布报告、举办论坛等方式,大会能让生态内企业了解到同行与国际的动向、行业的前沿趋势,进而鼓励企业紧跟前沿。

今年大会共吸引了来自73个国家和地区的1572位嘉宾参会,其中包括12位图灵奖、诺贝尔奖等国际顶尖奖项得主,80余位中外院士以及多个国际顶尖实验室代表。大会开幕式更是邀请到“AI教父”级别人物杰弗里·辛顿首次访问中国并进行演讲。

这些嘉宾资源大会主办方多早有对接。他们的到来为大会带来行业前沿资讯与资源。

在大会亮点的设置方面,主办方每年也都会有精心的安排。

去年WAIC最大的亮点是主办方打造的“十八金刚”人形机器人展台。18台人形机器人组成的阵列,在工作人员的遥控指令下,做出挥手等动作,赚足了观众眼球。

今年,主办方则在展览馆一楼最醒目处搭建了一个“WAIC里·技能大舞台”,集中展示了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应用场”、在民生服务领域的落地应用的未来图景,吸引了大量观众排队观看。

党赞透露,在这次大会之前,北京4月份已经举办了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杭州5月份举办了人形机器人格斗竞技赛事,上海市领导希望本届WAIC能呈现与前两者以及上届WAIC人形机器人“十八金刚”不一样的东西,能展示机器人的实际应用能力。

于是,大会特别打造了“WAIC里·技能大舞台”。今年5月,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在上海启动,由专家牵头设置了不同比赛项目及评判标准。7月,赛事评选出各项目的优胜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最终在WAIC上亮相展示。

这类高标准、高水平的比赛与行业发展形成互促共进的效果,一定程度加快了技术迭代及技术向真实的生产力场景渗透的速度。

生态共振

为什么这样一个AI顶会出现在上海?党赞认为,上海抓住了办会的先机,同时上海把人工智能产业的生态做起来了,让大批企业集聚在这里。

这些年,上海在人工智能的算力、算法、数据三大核心要素上,前瞻性地进行系统布局并倾注大量资源,形成了显著的全产业链及产业生态优势。

自2018年以来,上海已实现AI企业、产业规模、人才数量“三个倍增”。截至今年一季度,上海人工智能规上企业达到394家,产业营收超过1180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总额增长65%。上海人工智能人才总量在全国的占比接近1/3。

举办WAIC是上海建设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一环。

一个有影响力的大会,对本土产业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记者了解到,上海还会借大会的机会,对一些企业给予“特殊”支持。

例如,上海本土企业、“AI六小龙”之一的MiniMax就是今年WAIC重点支持的对象。MiniMax不仅免费拿到展位,其创始人兼CEO还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在大会主论坛(上午场)发表演讲。

本届大会还在去年底首次组织了Future Tech路演比赛,遴选AI创新团队并支持其孵化,优胜企业也免费获得了今年WAIC的展位。

近几年,以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为基础,上海办会的步子走得更远了。2023年,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GDC)创办,这一新的大会脱胎于WAIC子品牌“开发者生态”,首次提出“社区的社区”定位,面向全球开发者提供专属的创业生态平台。

“最近几年,随着大会规格的升级,大会的关注点更多聚焦于全球治理、伦理与安全等议题。上海需要更多能服务企业和产业生态的大会,来助推上海人工智能企业和产业的招商引资。”党赞表示。

短短三年时间,GDC又成长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开发者大会。去年GDC仅线下就有3.56万开发者参会,今年GDC吸引了超百家海内外开发者社区参加。

以 WAIC 为核心支点,上海推动大会、政策、资源与产业生态深度共振,不断为AI产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拥抱AI时代 抢占发展先机 宋春雨/摄 证券时报记者 李明珠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三届创业投资大会暨全国创投协会联盟走进光明科学城...
一天内多名副省长履新!王子联出... 原任吉林省长春市市长的王子联,已出任吉林省副省长。据微信公众号“吉林人大”消息,吉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
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暨...   本报讯 记者殷雷 王恩国 通讯员王亚伦报道 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7月30日,市委退役军人事...
惠水 省青少年摔跤锦标赛开赛 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陈杨)7月25日至28日,为期4天的2025年贵州省青少年摔跤锦标赛在...
建起“超链接” 助力中国经济向... 电动型载人飞艇AS700D完成科研首飞,人形机器人加速迭代应用,搭载自研操作系统的鸿蒙电脑问世……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