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溱
小院里原本没有杏树,倒是有五棵“环抱”的李子树。
李子收获的果实个头挺大,咬一口有一丝甜味,但更多的是酸涩。小区负责绿化的师傅说,可以帮着嫁接成杏树。这个主意倒不错。五棵树“环抱”一起过于密集,不利于生长,师傅建议挪走几棵,只保留下最强壮的。这样,三棵被挪到了小区里,一棵被挪到了小院的另一处,同样做了嫁接。
嫁接第一年,一切如旧。春天来临,李子花照开,依然灿烂。第二年还是如此,没见一点杏子的踪迹。第三年嫁接的枝条长长了,也变得微粗了,但仍没有看到杏子的模样。请教嫁接的师傅。师傅来看了看说,再等等。等到第四年,一个雨过天晴的早上,家人发现长满绿叶的枝子上挂着两个大拇指大小的绿色果子。按捺不住兴奋之情,马上把好消息发给亲友。亲友纷纷回复,等着去吃杏子啊!
于是每天去查看是否有新的杏子出现,但每次都失望而归。树上虽长满茂密的绿叶,却只有两个果实孤零零挂在那儿。不过,两个杏子却一天天在长大,变得黄澄澄,看上去也算喜人。
今年一场春雨过后,无意间发现嫁接的树上,出现了许多绿色果子。一个,两个,三个……仔细数,也数不清。那都是杏子的雏形,意味着嫁接的成功。
一天一个样。杏子在长大,变换着颜色,先是绿,之后是微红,然后变黄。终于能品尝到自家院里的果实了!
另一棵嫁接的杏树也有了收获。遗憾的是果子很少,满树数了数刚好十个。当初嫁接的师傅说位置选得有问题,头顶硕大的针叶松,挡住了阳光又不透气。秋末初冬再挪动挪动,一定要迎着太阳,争取来年来个“改头换面”。
想来有趣,原本只好看不好吃的李子树,被巧妙地嫁接上了杏树的枝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最后被赋予新的“生命”。这过程既曲尽其妙,又耐人寻味。
上一篇:慢的品格(金台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