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小柳,竟然签订了一份购车合同和一份汽车抵押贷款合同,还被一家汽车金融公司起诉到法院……直到低保金账户显示余额不足,小柳的父亲柳大爷才得知智力残疾的儿子成为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的被执行人。
智力残疾人为何签合同买车、贷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日前,经山东省庆云县检察院、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跨省联动、一体化办案,依托案件线索双向移送、证据共享、联合调查等协作机制,该案终于水落石出——
被骗子操控线上贷款后,又被4S店告上法庭
柳大爷是山东庆云人。2021年10月,隔壁村的王某某、张某某曾来找过柳大爷,说要带小柳去外地“打零工”。柳大爷年事已高,觉得小柳若能自己谋生也是好事,便不疑有他,让小柳跟着二人去了。但没过几天,二人就将小柳送回家,说没找着合适的工作,此事便就此作罢。
柳大爷万万没想到,这二人根本不是带着小柳去“打零工”,而是把他骗到了市区的某汽车4S店,让小柳以自己的名义签订了一份购车合同,还让他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与上海某汽车金融公司签订了一份抵押贷款合同,以零首付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辆汽车,贷款金额为7万余元。当日,王某某、张某某便办理了提车手续,并以3万元的价格将新车转手出售,后将钱款据为己有。
2022年11月,由于小柳长期不归还贷款,汽车金融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的管辖,将小柳起诉至上海市长宁区法院,要求其归还贷款并支付利息。因小柳未到庭应诉,法院缺席判决,认为小柳与该汽车金融公司签订的《汽车抵押贷款合同》有效,判决支持该汽车金融公司的诉讼请求。
2023年7月的一天,柳大爷在查看小柳的低保金账户时,发现余额不足,立即咨询原因,这才得知小柳被某汽车金融公司起诉后成为被执行人的事。“我要报案!我儿子被人骗了!他低保金账户里的钱都被法院划走了!”柳大爷连忙带着小柳前往庆云县公安局报案。
两地检察院跨省联动,共护特定群体合法权益
柳大爷报案后,公安机关即刻展开侦查,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张某某。2024年3月,山东省庆云县检察院向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移送民事案件监督线索,长宁区检察院依职权受理了该案。
受理该案后,长宁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积极开展调查核实工作,经询问,王某某、张某某均承认哄骗小柳贷款、分期购买汽车,继而售卖车辆的事实。同时,山东某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所针对小柳在本案中有无精神病、有无民事行为能力进行了鉴定,鉴定意见认为,被鉴定人小柳患有精神分裂症,在本案中无民事行为能力。
长宁区检察院经审理认为,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小柳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法院原审作出的小柳应归还某汽车金融公司贷款本金并支付利息的判决应予纠正,小柳被执行扣划的低保金应通过执行回转等方式妥善处理。
检察监督启动再审程序,低保金失而复得
2024年4月,长宁区检察院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建议对已执行的款项裁定执行回转,责令申请执行人某汽车金融公司向被执行人小柳返还相关款项,依法维护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同年6月,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庆云县法院对诱骗小柳贷款购车的王某某、张某某以贷款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各并处罚金。同年7月,长宁区法院再审认为原审民事判决确有错误,依法应予以纠正。随后,在法检两院办案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某汽车金融公司自愿撤回起诉,并与柳大爷一家达成和解。法院启动执行回转程序不久,小柳低保金账户里的钱失而复得。
“检察官帮我们解决了这么多难题,还拿回了低保金,我们一家又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柳大爷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以办理此案为契机,长宁区检察院还建立了“涉特殊群体检察监督案件听证前置程序”,重点查明被执行人系特殊人群时,其财产性质及生活必需费用的留存情况,充分保障特定群体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