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鄂州市检察机关聚焦中心工作,回应民生关切,积极履行民事支持起诉职责,助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不断提升民生司法保障水平。2020年以来,该市检察机关已为389名农民工等特定群体追回劳动报酬或挽回资金损失480余万元,1件案例入选最高检发布的民事支持起诉典型案例。
以品牌创建为引领,步步为营确保工作有效推进
一是深化品牌创建。鄂州市检察院对接民生需求,针对特定群体维权困难这一现实问题,将民事支持起诉确定为民事检察工作新的增长点,致力打造“检解心愁”品牌,通过逐年制订品牌打造计划,着力畅通司法救济渠道,助力特定群体依法维权。
二是深入开展调研。主动走访人社局、民政局、司法局、妇联、残联等相关单位,了解农民工、妇女、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权益保护情况,获取相关群体投诉、举报、维权等一手数据资料。针对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撰写两篇调研报告,先后获市长和省检察院检察长的批示肯定。
三是完善机制建设。鄂州市检察院与鄂州市法院、民政局、司法局、人社局等8部门会签《关于建立民事支持起诉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与市总工会会签《关于构建“检察+工会”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最大限度凝聚起维护特定群体合法权益的合力。5年来,在受理的支持起诉案件中,90%以上的案件来源于人社局、司法局、法院、工会等部门移送的线索。
以专项行动为抓手,精准施策实现工作质效稳步提升
一是持续深化欠薪治理。连续5年开展助力农民工讨薪支持起诉专项行动,充分利用岁末年初讨薪案件多发节点,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摸排案件线索,及时化解劳资纠纷,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二是持续深化老年人权益保护。连续两年开展支持起诉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专项行动,对老年人请求支付赡养费、农村老年人追讨劳务报酬等案件及时开展支持起诉,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劳有所得。例如,鄂州市检察院对近几年拆迁范围较大的杨叶镇、沙窝乡等地进行走访调研,深入了解拆迁安置补偿情况,排查出农村老年人维权线索。
以协同共治为依托,多措并举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一是注重检察和解。采用“支持起诉+和解”的办案方法,充分开展释法说理,积极借助听证员参与和解、与行政机关联合调解、邀请人民调解组织专门调解等方式,尽可能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诉前,力争用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最短时间实现对特定群体合法权益的保障。例如,鄂州市鄂城区检察院在办理袁某等40名农民工讨薪申请支持起诉案中,因春节临近,检察干警联合人社局、镇政府共同开展和解工作,向用工单位负责人阐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劳务报酬的法律后果,推动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
二是注重跟踪监督。采用“支持起诉+跟踪监督”的办案方法,防止一诉了之。对法院的裁判结果、审判活动、执行活动持续跟进、依法监督,确保特定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实实在在的维护。例如,鄂州市鄂城区检察院办理的杭某某等77人申请支持起诉案中,法院发现案涉公司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后,未对承担连带责任的公司实际控制人采取执行措施,经该院依法开展执行监督,促使32万元执行款全部执行到位。
三是注重源头治理。采取“支持起诉+社会治理”的办案方法,关注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推动解决特定群体权益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建筑行业存在的违法转包分包、农民工实名制管理落实不到位、未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消费领域存在的预付卡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鄂州市检察院分别与住建、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会商研判,并分别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有效推动了相关领域的专项整治,促进了相关行业的规范管理。
(作者单位:湖北省鄂州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