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剑
近日,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打造演艺赛事产业发展高地,鼓励承办国际国内顶级体育、电竞等赛事,推广“跟着演艺(影视、赛事)去旅行”。
四川省体育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农商文旅体教康融合发展要求,联动省级相关部门,精心打造“跟着赛事游四川”、赛事活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活动品牌,推动赛事经济、户外运动产业蓬勃发展。
根据四川省赛事经济监测系统统计的数据,今年以来,全省调度赛事1838场,带动1142万人次参与,经济效益总计60.86亿元,再创新高。
溢出效应持续释放7月25日,大蜀道100越野赛by UTMB赛事发布仪式在广元举行,“跟着赛事游广元”活动随之启动。赛事主办方将赛事激情与剑门关的雄壮、昭化古城的宁静、唐家河的清新、广元美食的鲜美无缝衔接,为参与者和家人朋友提供“一日比赛,多日畅游”的美好体验,实现“办好一个赛,提升一座城,带活一片游”的共同目标。
进入2025年以来,四川省体育局先后两次发布“跟着赛事游四川 蜀里安逸促消费”赛事目录,以赛为媒、以点串珠,整体推介川北人文、川西生态、攀西阳光、川南美食等特色资源,让每一场赛事都成为展示地方丰富人文、魅力山水的闪亮名片。这一数字也揭示出一个以赛事为支点的经济转型样本。
为了让更多人体验世运会项目的激情、领略巴山蜀水的秀美、感受幸福成都的烟火气,把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消费“能量”、经济“增量”,四川在2024年10月就启动了成都世运会“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
7月13日,成都世运会“跟着赛事去旅行”天府新区站活动结束。3天吸引了近10万人次参与,活动举办地天府新区麓湖海浪运动公园所在的麓湖全域,营收比2024年同期提升近四成。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去了,上过奥运会的霹雳舞看了,跑酷、攀岩体验了,就差一顿地道的麻辣火锅,这趟旅程就圆满了!”广西游客李乐乐带着孩子,来到成都世运会“跟着赛事去旅行”天府新区站,提前感受世运会的炙热氛围。在李乐乐看来,为体育奔赴一座城,不仅是运动与美景、美食的相互成就,更给了消费者“说走就走”的充足理由。
一望无际的巴中光雾山红叶、气势恢宏的乐山大佛、活力四射的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世运会“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以“世运主题大篷车队”为流动载体,将世运会项目推广体验与四川21个市(州)深度串联,吸引了上百万人次的市民、游客参与。
不仅如此,为放大赛事乘数效应,四川还围绕文体旅融合出台多项政策。
7月11日,由世运会执委会、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联合主办的“跟着赛事去旅行”暨“乐享天府”服务消费季启动。本次活动将持续到8月底,以“魅力服务·活力世运”为主题,抓住世运会即将启幕、全球宾客即将纷至四川的契机,推出覆盖全省、贯穿暑期的五大专项活动,打造暑期消费盛宴,向世界展示锦绣四川、魅力服务、天府好物,并联动头部互联网平台、金融机构、通信和航空服务商等社会、媒体资源,线上线下发放惠民礼包超一亿元,让市民和海内外游客共赴“魅力服务·活力世运”的消费盛夏。
赛事IP日益多元不只成都,跟着赛事游遂宁,也跑出了文体旅商融合的加速度。
6月27日,2025中国汽车登山锦标赛·遂宁站活动开启。持续3天的活动,带来了一场盛大开幕式,中国汽车登山锦标赛、霹雳舞大赛两场赛事,以及国际时尚体育节N场配套活动。“遂宁自然环境很好,是一座很休闲的城市。我们每来一趟,就体验一次大美四川。”来自广东的车手邱克说。
遂宁将世运会“跟着赛事去旅行”走进兄弟城市活动与中国汽车登山锦标赛赛事活动强强联合,将重大赛事和城市特色文旅资源相互融合,以赛为媒,营造全新互动体验场景,以不同方式展示着独特魅力,助推文体旅商融合发展跑出加速度。
四川省赛事经济监测系统统计数据显示,遂宁2025年已完成调度赛事33场,带动11万人次参与,有效地把赛场与景区景点、城市地标结合起来,把运动场上的酣畅淋漓与“赏美景、品美食”结合起来,促进了赛事经济和旅游经济的融合发展,努力让体育赛会变成文旅的“移动名片”。
“这场赛事为中小城市引进品牌赛事提供了新思路。”四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市场化手段将成熟IP与本地资源嫁接,既能降低办赛成本,又能快速激活地方经济。”
巴中以2025年中国皮划艇马拉松公开赛为契机,将皮划艇赛道打造成文旅新地标,通过赛事推动城市形象升级与旅游经济融合,借助“水上盛宴”打造“运动之城”新名片。
四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赛事经济表现出新兴与多元并进的趋势,全省各地不断丰富赛事供给,把赛事活动办到景区、街区和商圈,办在群众身边,消费场景进一步拓展。
以2025年上半年为例,成都调度赛事195场,带动236万人次参与;眉山调度赛事181场,带动26.6万人次参与;广元调度赛事145场,带动49.3万人次参与;乐山调度赛事48场,带动20万人次参与……
“赛事呈现出向三、四线城市和小县城下沉的新趋势,不仅激发了全民健身热情,也为城市品牌建设带来新机遇。”该负责人表示,当前,体育赛事的乘数效应已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之一。
以2024年12月举行的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为例,赛事期间共售出门票10.17万张,实现门票净收入4500万元;全市多家酒店生意火爆,入住率增长22.1%,营业额增长约16.8%;春熙路太古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东郊记忆等重点旅游打卡地,接待游客370多万人次。
赛事经济要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丰富的消费场景。为此,四川省体育局下了大功夫。2025年3月,“乐享精彩赛事·寻味中华美食”暨第五届“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启动。为期3个月的活动,集中呈现四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新方式,推动“赛事+美食”“体育+文旅”等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打造一系列展现四川体育特色、美食文化的体育商务旅游休闲消费活动。还发布多项惠民措施,吸引市民、游客争相体验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
当体育遇见经济,当赛事邂逅城市,这场跨越产业边界的“化学反应”正在重塑区域发展逻辑。从成都即将举办的世运会到广元青川的坝坝篮球,从乐山举行的斯诺克巨星邀请赛到阿坝州的景BA,赛事经济这台永动机正以融合为笔、创新为墨,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注脚。
四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更多城市读懂赛事经济的流量密码后,四川体育产业必将绽放出更绚烂的经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