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社区是个大家庭,居民是这里的主人,社区工作要‘围着居民转、跟着需求走’。”铁西区启工街道保利心语花园社区党委书记王欢的这句话,道出了社区治理的核心要义。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实施“红纽带”工程,通过创建党建项目、优化网格治理、搭建协商平台,拉近社区和居民之间的距离,实现了社区与居民“双向奔赴”。
“小项目”解决“大难题”
“老李,不要在楼道里堆放杂物,上下楼不方便,更不安全。”“小刘,5号楼前地面方砖有破损,老人小孩容易摔倒,请咱社区帮忙协调修补一下。”作为社区“平安守望员”,党员中心户冯大爷每天都会在小区里检查消防通道畅通情况,排查杂物堆积、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及时劝导街坊邻里注意安全,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社区协助解决。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和党员,建强组织能够使力量倍增。作为基层党组织,社区党委坚持“支部建在网格上”,织密“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深化“以心相伴 语你同行”党建品牌,通过设立“心语服务”“平安守望”等4个党建项目,把党员组织发动起来,用心用情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营造了党组织就在身边的浓厚氛围。第二党支部书记尚广维认领“心语服务”党建项目后,发挥水电维修的专长,为独居老人等特殊家庭上门维修电器电路20余次,被居民亲切地称呼为“尚大拿”。
“小网格”延伸“微触角”
在保利心语花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有一张“党派我来的,晒晒我的《民情日记》”公示板,记录了12名社区网格员每周网格走访、居民诉求办理等情况。“12号楼4楼2号门刚换了新租户,家中老人年纪较大,需关注其健康与安全”“小区东广场健身器材有破损,已联系物业及时补救”……翻看一页页《民情日记》,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网格”里的大事小情。
社区党委组织开展“党派我来的,晒晒我的《民情日记》”活动,通过理顺“走访、记录、解决、公示”网格工作流程,以《民情日记》小切口优化社区治理,将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居民家门口。近日,社区网格员在走访时了解到,残疾人刘女士想找一份工作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但因信息渠道闭塞,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网格员立即将问题记录在《民情日记》上,并发动辖区内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商户,最终在园区快递站为刘女士找到了一份录入快递单的工作,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小平台”凝聚“大共识”
“这场听劝会办得好,给居民一个提建议、解矛盾的机会,我们非常满意。”居民张姐激动地说。为增强居民主人翁意识,广泛搜集民意社区党委创新开展“逢三说事”听劝会。每周三,社区党委书记与物业经理共同接待居民,听取居民在社区环境、物业管理、生活设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协商议事、精准施策、多方联动”模式高效解决小区绿化不足、消防通道不畅等社区治理难题。
居民张姐在听劝会上反映,小区有一片绿地绿植缺失,希望尽快补上绿植。居民“找茬”、社区听劝,一周后,“我为心语种棵树”活动启动,党员志愿者栽下树苗120余棵,切实回应了居民诉求,美化了居住环境。
“‘逢三说事’平台主打‘听劝’,如今受到越来越多居民的关注。截至目前,社区已通过听劝会解决各类社区治理难题21件,顺畅便捷的沟通渠道使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和谐。”王欢说。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主任记者 梁馨月
下一篇:聚焦企业需求 以营商促“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