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近日,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理盟通过“一码通”系统顺利为一位急于参加展会的企业客户提交新产品专利申请,避免因专利保护缺失可能导致的仿制风险。
今年5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天津代办处(以下简称天津代办处)正式推出数字化业务宣传服务平台——“一码通”系统,将专利缴费、费减备案、优先审查、专利权质押登记等10项核心业务的办理指南及常见问题解答“装”进二维码,申请人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即可快速获取全流程操作指引等信息。该系统上线两个多月以来,已累计服务申请人900余人次。
专利业务专业性强,办理流程相对复杂。“每项业务都有不同的办理流程和申报材料,如果申请人对业务不熟悉,很容易出现‘反复问’‘多次跑’的情况。”天津代办处处长陈渝告诉记者,“一码通”系统解决了申请人在专利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的“找不到、易填错、来回跑”的痛点,让专利信息“指尖可达”,办事体验更顺畅、更快捷。
“借助这个系统,我们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降低了沟通成本,交流的信息也更加全面、准确;同时,线下业务办理及电话咨询时长较以往减少了80%。”王理盟说,在专利申请中,时间因素至关重要。根据先申请原则,早提交意味着掌握市场主动权,迟一步则可能使创新成果面临归属风险。如今,有了“一码通”系统,大家能更好地为客户把握专利申请最佳时机,确保申请快速且准确完成。
近些年,随着专利法律法规不断修订完善,专利业务办理流程和申报材料更新较快。以往,天津代办处主要通过印刷宣传册的方式来展示政策及流程变化,但他们很快发现一个问题——印刷材料赶不上业务的更新速度,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有时,库房内整箱的宣传册还没拆封,就没法用了。”陈渝坦言。
从印刷宣传册到“一码集成”,天津代办处将最新的专利法律法规政策、业务流程同步更新至二维码,不仅实现政策传达“零时差”,减少了印刷成本及资源浪费,更通过“数据多跑路”实现“群众少跑腿”的效果。此外,基于实时追踪扫码热度与业务办理动态,天津代办处有效预判群众需求,针对高频事项“靶向”开展线下培训,让服务跑在需求前。
以改革破难题、以服务促发展。“我市创新活力十足,年均专利申请量连续3年突破10万件。随着政务服务不断优化,专利授权进一步提速。其中,发明专利授权周期从平均20个月缩短至平均15个月,如果通过预审通道申请,平均3个月即可拿证,助力创新成果加速获得‘法律护盾’。”陈渝说。
下一篇:让“检察蓝”成为群众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