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杨易臻 张宣
当AI技术开始深度融入生活,将从何处率先突破?记者在7月28日闭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观察到,形态多样的智能硬件产品正加速涌现:互联网大厂纷纷推出智能眼镜、AI玩具、智能办公设备;创业团队则探索适老化、情感陪伴等垂直领域。消费级AI硬件,正成为AI融入日常生活的首批载体。
智能眼镜“百镜大战”打响
作为智能终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眼镜厂商在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集中亮相,也成为本次展会上的“新宠儿”。
落户我省昆山开发区的智能眼镜品牌XREAL在大会上展出了最新旗舰产品XREAL One Pro,并首次面向公众开放AR+AI主题体验空间,记者戴上眼镜后,整体观感更像是一副普通太阳镜,镜腿设计也较为贴合,不夹头。从正面角度望去,可以看到一块视觉上等同大屏显示器的虚拟画面,仿佛电影的银幕就在眼前。
“戴上这副眼镜,相当于在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屏幕外,又扩展出了第三块屏幕,配合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随时得到便携和大屏的体验。”XREAL创始人兼CEO徐驰说,该产品搭载全球首款自研XPrism光学引擎,首次在轻薄机身中实现高达57°的超广视场角,配合自研X1空间计算芯片,实现3毫秒超低延迟,在沉浸感、响应速度和佩戴舒适度等多个维度带来AR最前沿的体验。“眼镜作为空间计算的下一个终端代替手机,我们现在看到这件事越来越近了。”徐驰补充道。
展览现场,XREAL展区的对面就是赛道内另一家头部玩家Rokid,附近则是智能眼镜新品牌Halliday。
Rokid带来的Rokid Glasses在今年年初以“提词器”功能出圈,在现场引来不少观众排队试用。记者试用发现,这款主打AI+AR功能的产品已经实现了滚动提词功能,提前输入提词文本,在佩戴者朗读后,眼镜可以自动识别阅读位置,实现读到哪、滚动到哪的效果。
而国产AI眼镜品牌Halliday也在今年首次参与WAIC,并带来其首款隐形显示智能眼镜Halliday Glasses。这是目前首款支持配处方镜片的显示眼镜,此外其28.5克的机身重量以及12小时的全天续航,也让这款眼镜更加符合日常生活的使用场景。
智能眼镜领域也吸引了国内大厂纷纷下场。在一个月前小米推出1999元的AI眼镜后,阿里巴巴也在此次WAIC正式发布了自研的夸克AI眼镜。这款眼镜整合了阿里巴巴的应用生态,包括用高德地图确认方向、看到商场的衣服打开淘宝比价、对准支付宝付款码后可以在眼镜上确认付款……据透露,这款眼镜预计在年内正式发布。
AI陪伴产品不止“玩具”
提到AI宠物,大家会想起能够翻跟头、搬水瓶的“机器狗”,但如果现在有一款毛茸茸、有体温、听话的AI宠物出现在你面前,你愿意选择它吗?
在商汤科技展台,记者见到了AI陪伴机器人“Fuzozo芙崽”,这款产品吸引了很多小朋友体验。“芙崽搭载了商汤的数字人方案,用户可以看到高度拟真、表情动作自然的数字人形象。在与芙崽对话时,用户就像在和屏幕中活生生的形象交流,极大地增强了交互的临场感与情感连接,并且有多个数字人形象可供选择,适用于多种互动场景。”商汤科技多模态产品负责人路少卿介绍,这个“毛绒玩具”还新增了视觉理解能力,相当于装上了“眼睛”。它通过摄像头识别画面,并结合语音指令,实现对手势、物体的理解,实现“所见即所言”的智能反馈。
比如用户指着某个东西询问,或者做出特定手势,芙崽都能给出相应的回应,让互动变得更加智能和贴心。路少卿认为,芙崽将AI从单纯的对话工具转变为能与人类深度互动、建立情感连接的伙伴,相信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喜欢与AI陪伴机器人相处的时光。
在本届大会H4场馆中特设的“Future Tech”展区,集聚了无数充满活力的初创企业。记者在这里发现了一款颇似皮克斯动画中的“瓦力”的“桌面宠物”,Looi 桌面机器人。和其他AI宠物不同,这款产品采用分体式设计,只需拿出你的智能手机“啪”地吸附到机器人底座上,并打开Looi的手机应用界面,手机屏幕随即化身机器人的大眼睛。
通过摄像头,Looi能感知用户情绪与环境,并作出反应,用户可与之打招呼、喂汉堡,甚至玩猜拳游戏。底座滚轮赋予机器人自主移动能力,能灵巧避障并感知桌面边缘。
值得一提的是,Looi不仅仅是一款玩具,也向开发者和创意爱好者提供创意工具和软件开发工具包,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发个性化的应用和功能。
办公与教育成为关键落点
AI智能硬件正加速走入日常生活,办公和教育场景成为其率先落地的重点领域。
来自南京的AI公司出门问问,带来了新一代Agentic AI智能硬件TicNote产品矩阵。作为“软硬结合”的AI终端,记者在现场看到,作为录音设备,TicNote的外形轻薄小巧,约两张交通卡的厚度。打开设备的配套应用,内置“Shadow AI”系统,能够实现语音转写、内容提炼、思维导图生成等功能,适用于会议记录、采访、课堂学习、医生问诊等多种使用场景。
出门问问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正聚焦AI与用户真实场景的结合,研发细分需求场景的新产品,已陆续推出一站式AI短视频创作平台元创岛、TicNote等一系列产品。
在教育终端方向,网易有道展示了国内首款AI原生学习硬件,AI答疑笔SpaceOne。“学习笔”产品在近几年早已普遍,不过SpaceOne融合了DeepSeek-R1推理模型与网易有道自研的国内首个教育大模型“子曰”,能够一步一步拆解解题过程,旨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工作人员表示,家长端还可设置答案可见度,防止学生依赖标准答案“抄作业”。
一路走下来,记者看到的是AI智能硬件的热闹与多样,几乎每个场景都有厂商在“上新”。但热闹背后也有现实难题:当前端侧大模型还受限于算力和能耗,性能尚难完全释放;有些AI功能看起来很“聪明”,但用户用不上、用不顺的问题依然存在。如何推动AI技术与硬件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具备持续进化能力的下一代智能设备,依然是摆在全球从业者面前的一道核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