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新华社多哈7月29日电 记者手记|卡塔尔椰枣节所见所感
新华社记者汪强
盛夏的多哈,街道空旷,空气湿热。在市中心瓦基夫传统市场一角,一处帐篷覆盖的庭院里人头攒动、果香四溢——这里正举行一年一度的卡塔尔本地椰枣节。
走进展区,记者看到成排新鲜采摘的椰枣整齐摆放,来自全国各地的116家农场在此集中亮相。椰枣节2016年开始举办的时候,仅有19家农场参与,如今已成为夏季最具人气的农业展销盛事。
“每年6月初,就开始有人打听今年椰枣节何时开始?”卡塔尔市政部农业事务司助理司长阿德尔·雅菲笑着告诉记者,“这已成为一种全民期待。”
据雅菲介绍,去年的椰枣节总销量超过240吨,几乎是首届活动时的10倍。作为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国家,卡塔尔面临高温、少雨和耕地稀缺等严酷自然条件,过去几十年,椰枣等多种食品主要依赖进口。
但近年来,随着中东地区局势持续紧张,卡塔尔政府加快推进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本地椰枣产业在政策扶持和技术引导下不断发展壮大。据市政部介绍,目前卡塔尔已有超过75%的椰枣供应来自本地农场。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卡塔尔政府通过为农户提供肥料、病虫害防控、冷链运输等支持,降低种植风险;同时还通过举办椰枣节等活动,打通本地市场,避免与进口商品直接竞争。“这个节日就是为本地农场主搭建的销售渠道,”雅菲说,“展区里所有椰枣都产自本地。”
此外,卡塔尔政府每年还拨专款定向采购本地椰枣,以稳定市场价格支持种植者持续生产。
在卡塔尔乃至整个海湾地区,椰枣不仅是一种果品,更是深植于沙漠文明中的生存依托与文化象征。对传统阿拉伯人而言,椰枣树是绿洲的标志,是游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
“我们每年都来买,不仅自己吃,也送给亲戚。”当地居民艾哈迈德·马斯里说,“卡塔尔本地椰枣总是最新鲜、最香甜。”
举办椰枣节恰是卡塔尔持续努力推动本地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正如其《2030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所指出的,稳步提升本地农业能力,是实现更强供应保障的关键步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