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有机肥“穿”防晒衣 雨养麦田增产五成
创始人
2025-07-29 21:36:25
0

(来源:千龙网)

7月25日,山西农业大学教授李廷亮团队透露,他们研发的“旱地小麦夏闲有机复配改土全年覆盖蓄水增产技术”在示范田中成功应用。实打验收结果显示,应用该技术的小麦亩产量达到288公斤,远高于传统雨养小麦200公斤的亩产量。李廷亮解释说,通过为旱地麦田施用有机肥并采取防晒措施,可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播前土壤底墒,从而使小麦增产约50%。

黄土高原地区年降水量有限,约500毫米,且多集中在7月至9月。这期间雨量虽然丰富,但蒸发量也大,导致仅有20%至50%的降水被植物利用。水分不足是黄土高原地区作物稳产高产的主要障碍因素。李廷亮介绍,目前山西省的小麦种植主要是在晋南地区的冬小麦,其大量需水的生育期与当地降水季节错位。在每年的7月至9月夏闲期,有效蓄集降水并转化为播前土壤底墒,是实现旱地小麦高产的关键。

李廷亮团队依托“西北区中低产田种养结合地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黄土高原旱作适水改土与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项目,经多年试验研究与示范,创新性提出了技术方案。该技术包括在小麦收割后施用特定有机复混肥,深翻土壤以混合秸秆和残茬,并使用遮阳网覆盖地面。冬小麦播前,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施入化肥,并采用垄膜沟播模式种植小麦。李廷亮解释说,这一系列措施协同作用,构建了优质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了雨水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了小麦产量。

在晋南地区的试验田中,采用此技术的小麦产量达到了353公斤/亩,远高于传统雨养方式。此外,在洪洞县示范田的实打验收中也取得了相似的成果。李廷亮表示,该技术将在山西晋南的旱地小麦种植区进一步推广应用,为推动有机旱作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持。目前,李廷亮团队与洪洞县农业农村局合作,在该县建立了百亩示范田,以展示并推广这项技术。(记者 赵向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又一家新央企成立! 转自:新华社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我国形成三大央企汽车集团  国务院国资委29日发布公告称,经国...
创六个第一!密云水库累计出库水... 记者从北京水务部门了解到,应对连续强降雨,密云水库充分发挥了拦洪削峰作用,自7月23日8时至7月29...
夏威夷预计将遭破坏性海啸,日本... 堪察加东岸远海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新闻链接:堪察加东岸远海发生7.9级地震 震源深度1...
浙海德曼涨2.07%,成交额2... 7月30日,浙海德曼盘中上涨2.07%,截至09:57,报50.80元/股,成交2123.34万元,...
2025年最新项目管理系统平台...   致远互联项目管理系统是一个多领域、全过程、跨组织、高效率的企业级项目管理平台级解决方案。它致力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