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站在AI(人工智能)发展的长河中,2025年可能是非常重要的节点。
2025年,被认为是AI走向大规模应用的开始,是AI智能体的元年。随着AI应用爆发,算力芯片的需求逻辑也被重塑。推理而不是训练,将成为未来算力需求的核心增长点。
此外,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也将助推对算力芯片的需求。人形机器人分为大脑、小脑和本体,而算力芯片正是人形机器人大脑的计算核心。
在WAIC 2025上,各大厂商带来了它们的解决方案。比如华为昇腾的384超节点,摩尔线程“AI工厂”理念,施耐德电气“算电协同”三层架构等。
AI算力争奇斗艳
本届WAIC,是华为昇腾384超节点的首次亮相。这款获得WAIC 2025镇馆之宝之称的产品,到底是什么呢?
所谓的384超节点,就是拥有384个算力卡的算力集群,该产品通过总线技术实现384个NPU(神经网络处理器)之间的大带宽、低时延互联,解决集群内计算、存储等各资源之间的通信瓶颈。通过系统工程的优化,实现资源的高效调度,让超节点像一台计算机一样工作。
AI算力能否有效发挥,也需要AI基础设施厂商的辅助。作为华为计算唯一战略级伙伴,华鲲振宇首次参加WAIC。据了解,其为成都本土培育成长的国资控股混合所有制高新技术企业,自2020年成立以来,以“鲲鹏+昇腾”双引擎为核心构建全栈自主计算产品体系,为千行万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自主创新、安全可靠的超强算力支撑。
华鲲振宇副总裁宋璇表示:“AI产业中,我们定位为‘国产算力生态的技术转化者’与场景落地者,华鲲振宇不仅要发展积累AI产品能力,更要坚定地投入到国产AI生态建设中,我们深耕鲲鹏+昇腾生态,通过与华为在服务器领域深度协同,将生态技术红利精准输送到千行百业。目前我们已实现整机出货量第一,在金融、运营商、政府等领域积累了深厚实践经验。”
除了华为昇腾这类NPU,在当下火热的GPGPU(通用图形处理器)赛道,国产厂商也带来了各自的产品。其中摩尔线程以全功能GPU为核心的“云边端”全栈AI产品和解决方案精彩亮相,并首次提出“AI工厂”理念,旨在为AGI时代打造生产先进模型的“超级工厂”。
除了人们熟知的大模型训练、推理外,摩尔线程也联合合作伙伴推出的具身智能高性能算力扩展模块,兼容主流生态,可以与各主流具身智能设备无缝对接。该模块采用低功耗、高性能的AI SoC(系统级)芯片,为机器人提供算力支撑。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级方案
可以看出,不管是华为昇腾的超节点,还是摩尔线程“云边端”全栈解决方案,各大厂商当下并不寻求AI算力的单卡突破,而是通过系统级方案解决问题。
在Scaling Law(规模化法则)持续生效之下,对于大规模云端算力的需求仍然持续。而随着大模型应用的推广和深化,对AI推理算力的需求与日俱增。若未来探索出具有大规模需求的应用场景,边缘侧、终端推理算力也将爆发。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训练、推理芯片的大爆发,智能中心的功耗也将指数型增长。
在沐曦展台,记者发现GPU机柜并没有接通电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接通电源,整个展台的电都不够它用的。”
作为AI算力的核心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电力消耗持续攀升,能源挑战日益凸显。据预测,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在用电量高情景下或突破7000亿千瓦时,占全国总用电量5.3%。
因此,加快推进算力与电力两大系统的协同优化,已成为数据中心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此背景下,《财富》全球500强厂商施耐德电气在此次WAIC上创新性提出“算电协同”三层架构及系统化解决方案。其由底层“电力供给基础设施”、中层“算力负荷”和上层“算电系统机制”组成,通过三层架构“算电协同”,充分挖掘算力需求侧的负载灵活性,通过预测算力需求及功耗,挖掘IT(信息技术)负载灵活性、并对非IT负载开展节能优化,使算力资源高效利用,且主动参与电力供需平衡。
不管是大模型训练还是推理,亦或是具身智能“大脑”,都对算力有着较高需求。在海量算力需求下,中国NPU、GPGPU行业或将迎来大发展。而拥有系统级解决方案,很大程度上将在这场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
上一篇:救人北京大哥说铲车受损不后悔
下一篇:众信旅游在京新开10家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