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产品“破圈”!十部门23招重塑产销新生态
创始人
2025-07-29 21:09:45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为进一步提振农产品消费,近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后简称《方案》)。

《方案》按照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的政策思路,提出9个方面23项具体举措。包括提升“三品一标”(即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水平、开发新型加工产品、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丰富农产品消费场景、提升城乡消费设施水平、深化游购一体、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等内容。

7月29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江文胜在农业农村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抓好《方案》贯彻落实,加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支持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举措,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加快形成促进农产品消费的强大合力。

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

“从消费趋势看,农产品消费更加注重品质化、个性化,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以及新式饮品、功能性食品等加工产品需求快速增长。”江文胜在分析农产品消费新趋势时表示。

对此,《方案》将“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放在首位,重点从提升“三品一标”水平、推进品质评价和质量分级、开发新型加工产品、创新地方特色食品等方面发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工作持续推进。据农业农村部数据,“十四五”以来,新认证了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认证数量较“十三五”末增加70%,涵盖米面油、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品类,每年向社会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6097.8亿元。

江文胜表示,接下来农业农村部将从扩总量、促优质和拓渠道三方面出发,继续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比如加大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力度,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推动农产品质量分级等等。

开发新型加工产品也是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的重要方面。以消费需求为导向,《方案》提出要开发美味多样的休闲食品、营养健康的饮品,推进开展食药物质等保健食品原料复方配伍备案试点工作,丰富高质量供给。开展气调保鲜、精准保鲜、品质调控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鼓励开发营养健康方便的即配、即烹、即热产品,更好满足年轻消费者群体对便捷性的要求。

打造品牌是提升“三品一标”水平的重要方面,《方案》还专章部署强化品牌引领,增强消费信心。江文胜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从加大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力度、强化品牌目录消费引领、提升品牌营销服务能力三方面着力,进一步强化品牌引领。研究制定农业品牌精品培育管理规范、完善省级农业品牌目录、支持具备条件的地方先行开展农产品营销服务体系建设等等,都是接下来相关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拓宽农产品消费渠道

近年来农产品消费场景越来越呈现多元化、融合化的趋势,消费者更加注重体验感、互动性,也关注精神文化等需求。

《方案》提出,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持续打造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组织“百展千县万品”购销活动和“地道风物 乐享生活”主题促消费活动,活跃城乡消费市场。结合“购在中国”活动、“跟着赛事去旅行”、“乐享精彩赛事寻味中华美食”等品牌活动,不断丰富农产品消费场景。

在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在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按照《方案》部署,会同相关部门,重点从充分挖掘节庆市场、利用展会聚集效应、联动赛事等活动等方面着力,大力拓宽农产品消费渠道、丰富消费场景。

当前农事研学、农创市集等乡村休闲旅游消费场景趋热,“村字号”文体活动和非遗体验颇受青睐,成为农产品消费的重要途径。为此,《方案》提出,深化游购一体,办好乡村特色文体活动,通过推进农文旅融合,丰富多元消费场景,拓展消费新空间。

江文胜表示,接下来,农业农村部将按照《方案》部署,会同有关部门,推动乡村游购一体发展。强化金融政策支持、丰富休闲农业业态、创新“村字号”文体活动成为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方向。其中在强化金融支持方面,要联合中国农业银行重点支持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等经营主体,联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重点支持农户、新农人,推动金融政策向休闲农业优势区域和优势主体倾斜。在创新“村字号”文体活动方面,深入挖掘乡村资源,融入现代要素创新内容形式,以文化体育赋能农旅融合发展。

除了创新和丰富农产品消费场景之外,完善消费基础设施水平,尤其是冷链物流水平也是衔接产供销、拓展消费渠道的重要方面。《方案》提出,在产地,重点支持完善农产品市场、冷链集配中心等现代流通网络,提升区域性预冷烘干、贮藏保鲜、分等分级等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打通生鲜农产品进城下乡双通道。

雷刘功表示,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在研究制定“十五五”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重点就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预冷设施、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以及产后处理能力建设作出部署。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围绕优化产地冷链的规划布局,推动财政金融政策创新,完善冷链技术服务体系等方面,持续优化产地冷链物流设施网络,强化全链条协同融合,为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提供有力保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台风“竹节草”登陆!福建局部暴... 台风“竹节草”强势登陆,给福建带来了局部暴雨的严峻考验。狂风裹挟着暴雨,如猛兽般侵袭着这片土地,瞬间...
东瑞股份涨2.01%,成交额2... 7月30日,东瑞股份盘中上涨2.01%,截至10:16,报17.74元/股,成交2273.67万元,...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运中央应...   7月29日,按照国家防总办公室调运指令,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闻令而动,调运编织袋、复膜编织布、网...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一再兜售两岸... 针对赖清德在所谓“团结十讲”中的谬论,以及陆委会近期的相关论调,在今天国务院台办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
铜峰电子跌2.06%,成交额6... 7月30日,铜峰电子盘中下跌2.06%,截至10:19,报7.59元/股,成交6654.41万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