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支招”光伏反内卷:内卷本质是恶性竞争,用这五招可破解
创始人
2025-07-29 20:32:15
0

编辑 | 多啦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获悉,近日,在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做了题为《克服内卷式恶性竞争,构建行业健康良性生态》的演讲。

宋志平在演讲中表示,市场的灵魂就是竞争,但竞争有好竞争和坏竞争之分。

宋志平指出,内卷本质是恶性竞争,其核心是低于成本价或低质量的无序争夺,与创造价值的良性竞争有着本质区别“中央政治局会议早已明确要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这一共识的形成是行业破局的前提。”

宋志平认为,水泥整合和电解铝行业调整的成功经验值得困境中的光伏行业参考。

宋志平从水泥行业、电解铝行业经验出发,为光伏行业“反内卷”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从竞争到竞合,加强行业自律;二是从分散到联合,提高行业集中度;三是从去产量到去产能,标本兼治;四是从量本利到价本利,提高定价水平;五是从红海到蓝海,“四化”创新增加价值。

以下为部分演讲内容:

很高兴来参加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想围绕如何克服内卷和提升价值的和大家进行分享。

这些年我国光伏行业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巨大的成就支持了中国和全球新能源事业的发展。光伏行业有不少特别优秀的企业,有不少优质的上市公司,现在光伏行业110家上市公司,市值总和超过万亿,为资本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光伏行业遇到了不少挑战,包括价格的下滑、效益的下滑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光伏行业积极行动起来,进行深刻的内部调整来克服行业的内卷

是近年来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词汇,各行各业几乎有内卷这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面临的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过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和内需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不少行业应用传统竞争理念和规则通常可以的。但现在环境变化很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个是国内市场面临饱和,不少行业都有过剩带来了一些问题,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深刻反思企业的竞争理念,重塑竞争规则我归纳为以下五项新规则

规则一:从竞争到竞合,加强行业自律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但是竞争有好竞争有坏竞争不是说竞争就一定好,也要看竞争到底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良性竞争创造价值,恶性竞争毁灭价值一般来说良性竞争是指技术、质量、服务、品牌和合理价格方面的竞争,恶性竞争是指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或者低质量去竞争。

今天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内卷式竞争其实过去两年来,对于内卷这个词汇大家看法也不太一致,开始不少人把内卷混同于竞争,认为越是内卷产品就会越好,技术就会越好,能卷出一个世界品牌等等去年7月30,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防止恶性竞争,此后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精神和要求另一方面,很多行业在实践中经过了深刻的反思应该说对于内卷式竞争是恶性竞争这件事情,今天大家已基本形成统一的认识。如果我们不认识到在竞争里有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不认识到内式竞争对行业和企业产生的危害,我们就很难在各个行业里开展克服内卷的工作。所以在关于竞争理念的认识我们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不光要竞争,还要竞合。

过去我们常讲商场如战场,其实商场不是战场,竞争也不是战争商场和战场竞争和战争是有本质的区别。企业不光要自己做好,还得有一个健康的生态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于行业利益之中覆巢之下没有完卵2009年我在水泥行业会议这段话那时候水泥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当时有人觉得我讲的漂亮话,水泥行业还是要打一场血战,最后强者胜出,再把价格涨上去。我说战争应该结束了,大家打了多年恶战也没有做到出清,而是把这个行业打一片红海同行是冤家,但同行又是利益相关者,必须从竞争到竞合。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建材带头进行重组整合和市场协同后来十几年里水泥企业的效益很不错其实水泥行业长期以来是非常过剩的,以前产能过剩约35%。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市场经济本身是过剩经济,所以我们研究在过剩的情况下,企业还能不能赚到钱能不能有很好的利润

此外,我们要重视加强行业自律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定位行业自律管理组织其实各个行业协会应该把自律作为协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能不能让我们的会员都做到自律

常想行业协会5项工作很关键:一是行业规划,比如在做行业规划的时候,认真研究能否上新的产能多少产能等等。二制定和维护行业的政策和标准。三推动行业的技术创新。四对内反不正当竞争,维护行业的健康化五是对外反倾销,按照国际准则反倾销来保护国内企业的利益。这工作比较难的是什么?反不正当竞争维护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但又是协会必须做的事情。

行业的自律,我认为有两点很重要。一方面,行业协会必须发挥作用,加大自律的力度。另一方面,领袖企业必须带头进行行业的自律中小企业也要按照行规行约来做,不能做价格的破坏者。如果大家都这么做的话,我们就有了一个共赢的基础。一森林里不可能只有一棵树,也得有别的树,还得有别的草和花,我们要让上下游企业间协同共生,实现共赢与多赢。

我过去在中国建材提出了市场竞合的四化是发展理性化,停止同质化产能扩张比如水泥产能过剩,没有理由再建新线。二是竞争有序化拒绝低价倾销,聚焦技术、服务品牌等方面的竞争。三是产销平衡化提高产能利用率,实行错峰生产、以销定产、零库存等减少积压。四是市场健康化建立共生共赢的行业生态。

电解铝行业值得大家学习和研究,这个行业经过调整从内卷走向了健康,2002年到2017年先后进行了7次的调控,前6次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直到2017年调控成功了,因为们确定了行业产能的天花板,合规产能锁定在4500万吨这样一个天花板,产能利润率保持在95%以上过去8年里电解铝行业的盈利一直在上升,可以作为其他行业反内卷很好的参考样本

规则二:从分散到联合,提高行业的集中度

今天我们做企业,不光要会创造资源,要会整合资源,甚至整合资源能力大过创造资源的能力。因为现在企业无限多,资源无限多各行各业都很分散,在这种情况下,重组整合是非常重要

100多年前西方也经历过严重的内卷,上世纪初美国的钢厂有2000家,当然那个时候钢厂规模很小,JP摩根先生发起重组了65%的钢厂,他有句话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我重组了新大陆。后来铁路石油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整合,西方国家是这么走过来的。这些年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企业家数也迅速发展,现在我们也到了一个整合的时代

中央以前讲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去年证监会出台并购6条,旨在坚持市场化方向,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各个省市也都在出台支持企业进行并购重组的相关政策,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工作。

我认为并购重组有5项益处第一,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打造行业龙头企业第二,有利于上市公司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第三,有利于创新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以及私募基金等投资者的募投管退闭环第四,有利于增加行业集中度,克服行业内卷,实现行业市场的健康发展第五,有利于参与全球产业整合,加快走出去和大出海的步伐。

并购重组也为减产产能创造条件。大企业重组后,通过关工厂等方法按比例减量发展,推动产销平衡。日本泡沫经济后,水泥销量从1.2亿吨降至4600万吨,怎么办?就采取了重组的办法,把23家水泥厂重组成3家,然3家水泥厂等比例拆窑,拆到4600万吨。所以日本的水泥这几十年销量没有增加,产量也没增加,价格一直很稳定,保持100美/吨左右,我们国家目前是50美/左右。这就先通过并购重组,扩大企业规模之后,这些大企业之间按照等比例减产量和减,不然小企业之间很难有序减产。而且在重组的时候,日本政府制定了重构法,明确反垄断法可豁免适用,为并购重组来打开道路,这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规则三:从去产量到去产能,标本兼治

现在光伏组件全球年需求约600GW,中国产能超1000 GW,供需严重失衡,当然光伏的用量每年还在增加,这和水泥是完全不同,水泥用量是每年都在减少但是市场也容纳不了这么多的产能,怎么办?首先就必须去产量,通过限产稳住价格,保住效益,同时为产能提供时间和保障。紧接着就是去产能,不仅要减少过剩的落后产能,对一些先进产能也适时进行限制,不是说先进产能就可以无限制大规模做,得看市场能不能容纳下。所以在做先进产能的时候,也要根据市场以销定产。过去增产能是发展生产力,现在去产能是维护生产力。

中国建材从2015年开始在水泥行业推行错峰生产,因为当时的水泥行业过剩35%必须想办法限产,所以水泥企业北方冬季采暖期的三个多月里一律停产,在南方雨季的时候一律停产三个月,调节供需关系,促进产销平衡实际上像水泥钢铁光伏等工业品,没有太大的价格弹性,只考虑降价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一家企业降了价,其他企业也降,价格降一下来以后市场需求还是那些,并不因为降了价就能够增加需求像苹果等产品有价格弹性降完价可能就多吃一个,工业品的需求变化不会来那么快。所以要想产销平衡,必须限产。其实限产量的做法,并没有影响销量,销量是基本恒定的,只不过是库里少一点还是多一点在供应。库里少一点,你的价格就高,库里积压很多你的价格就会低,实际上也不会太多地影响全年的销量但很多人想不通这个事,拼命生产出一大堆,降价去抢市场,但对方也报复性降价,最后价格在一个很低的情况下,又实现了原来的供销关系,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2018年到2021年这4年期间,水泥行业的利润从过去的两三百亿上升到了1500亿元以上,赚了不少的钱,这就是错峰生产,也就是限产带来的效果但是限产之后有一个事情要提防,因为限产价格上来了,有的企业又有了产能的冲动,这一点要警惕,必须知道这个价格是限产带来的,并不是因为行业不过剩,所以限产和限产还得同时进行才能保证价格。

规则四:从量本利到价本利提高定价水平。

利润=销量x价格-成本,这个小公式蕴涵了经营的全部内涵我们一些企业家们看这个公式,比较重视两点,一个是销量,认为要扩大销量。我记得和一些光伏企业的负责人交流时,他们告诉我说目标是出货量第一,有的汽车行业的头部企业也是这样,大家争的都是出货量,没有人说利润第一,也没人说质量第一我们不少企业往往对量的这种追求特别强烈,要把量搞上去,要把市场占有率搞上去,如果牺牲一点市场占有率,就觉得奇耻大辱。另一个就是成本认为要降本增效实际上成本是刚性的,而且是边际效用递减的,降到一定程度就降不下去了,再降可能就要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所以今天单纯这样做是不够的,应该重视价格有些企业领导认为价格是市场给定的,只能随行就市,甚至把定价权都交给了销售员,这是存在问题的。有的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在销售员之间展开,内卷也是在销售员之间展开。我过去曾经做过销售工作,我了解销售员习惯怎么想问题。第一降价,第二赊账,但降了价企业就没利润了,赊了账现金流就会受影响,所以不能一味这样去做。

赫尔曼·西蒙先生在《定价制胜》这本书企业在价格制定上不应是被动的适应,而应掌握定价主动权。一个产品如果销量降低20%,会影响利润15%,如果降价10%会影响利润50%他认为价格对利润的影响是10倍数的关系,成本对利润影响是6倍数的关系,销量对利润的影响4倍数的关系,也就是说,不要动不动就降价。

稻盛和夫先生有一段话,他说定价即经营,定价定生死,定价要经营领导定,而不是让销售员定如果企业领导不研究价格,把价格都交给销售员,可能不会经营。

我原来做过的建材,它的主营产品是石膏板,相比有的领域可能看起来没太技术,但这么多年每年250亿左右的收入,40亿左右的净利润一直做得很稳,全国市场占有率70%。这家企业的经营理念就是质量上上价格中上服务至上质量和服务做好,但价格上不轻易让价,这么多年效益就一直很好。

我过去在中国建材的时候,推动公司从量本利到价本利转变的经营理念。量本利在短缺经济的时候有效,只要多销就能够降低单位固定成本而取得利润,但是在过剩的情况下,企业遵循价本利的理念,稳价、保量、降本,适当减点量都可以,最重要的是稳住价格。西方不少大企业如果遇到了过剩的情况,会公告减产,这往往是利好的。日前,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自7月起集体减产30%,这是缓解行业“内卷式”竞争的关键一步。

规则五:从红海到蓝海,四化创新增加价值

前面讲了很多行业怎么做,但是对于一个具体企业来讲,怎么从激烈竞争的红海走向无人竞争的蓝海?那就得靠创新,取得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我归纳了四化

一是差异化,像隆基绿能提出,如果没有创新就不增加新的产能。当年大家都做多晶硅,隆基选择了做单晶硅现在隆基选择在BC等新技术上突破,这其实就是差异化。

二是细分化,像阳光电源是做逆变器的,还做储能系统的运营,是把市场细分了,把产品细分了,效益做好。

三是高端化,光伏大部分是用在大型电站里,而有的户用光伏走高端化路线,高端化产品比普通产品要贵50%-150%。我们也要开发这种高端化的产品。

四是品牌化施振荣的微笑曲线中嘴角的两头,一头是研发、一头是品牌,中间是代工。没有技术,没有品牌,只会制造赚不到钱。记得20年前光伏市场是东芝、松下一些海外品牌主导的现在中国品牌主导了光伏产业,中国企业的光伏产品占全世界的85%,隆基绿能、晶科科技、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协鑫科技等等,都是中国的品牌。品牌应该有价格溢价,所以我也建议今后这些高端品牌的企业,要走高质高价这条路线,逐渐走出来不要打价格战低端没品牌的产品会打价格战,既然已经高端了,又有品牌了,不能打价格战。

归根结底四化也是为了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升价值,如果生产的货,凭什么能实现优质优价?只有通过这四化创新,有了核心竞争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够有议价能力,优质的产品才能够有合理的价格。这是企业在经营中尤其要注意的事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东瑞股份涨2.01%,成交额2... 7月30日,东瑞股份盘中上涨2.01%,截至10:16,报17.74元/股,成交2273.67万元,...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运中央应...   7月29日,按照国家防总办公室调运指令,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闻令而动,调运编织袋、复膜编织布、网...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一再兜售两岸... 针对赖清德在所谓“团结十讲”中的谬论,以及陆委会近期的相关论调,在今天国务院台办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
铜峰电子跌2.06%,成交额6... 7月30日,铜峰电子盘中下跌2.06%,截至10:19,报7.59元/股,成交6654.41万元,换...
华民股份跌2.09%,成交额2... 7月30日,华民股份盘中下跌2.09%,截至10:21,报7.04元/股,成交2930.59万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