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的原点突破,到“10到100”的规模跃升,镌刻在甬江实验室展厅墙上的奋斗箴言,浓缩了宁波新材料产业的创新轨迹。在显微镜中观测,在移液枪下验证,在投资逻辑中发芽——宁波的新材料产业,正以科研与资本的“双轮驱动”之势崛起。
7月25日,在宁波举办的“资本聚焦宁波前沿新材料产业”主题交流活动上,来自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上市公司、优强企业的约30位投资人、企业家,以及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实地调研浙江省柔性电子产业先导区(西工大宁波分院)以及甬江实验室两大创新“引擎”,通过政企学研的深度交流碰撞,探索新材料领域“资本+科创+产业”的新生态体系。
从实验室到产业链
新材料蓄能成势
宁波凭借其雄厚的制造业根基、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以及日益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迎来了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黄金窗口”。通过积极构建产融结合体系,有效引入资本力量,宁波的新材料产业正加速从技术突破向规模化应用进阶。
“当前宁波正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具有宁波辨识度的‘361’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材料产业作为宁波三大标志性产业集群之一,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宁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方飞龙表示。
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培育前沿新材料产业发展。如今,宁波在新材料领域已集聚了25家国家级的单项冠军企业,6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1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位居同类城市全国前列。在细分领域,也拥有一批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宁波天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扎根宁波。天璇新材料创始人周宓向记者表示:“公司初创阶段就对标海外头部百年材料企业,宁波丰富的产业资源和一批高能级平台,是天璇快速成长的重要底气。”
投资人也普遍认为,宁波在科研平台密度和“产业+人才+金融”协同方面形成了区域优势。
“AI或将颠覆材料研发方式,但不能替代材料的本质属性。谁能跑通这条逻辑,谁就有长期价值。”在华福资本董事长陈爱国看来,宁波青年科研群体活跃,制造业底座厚实,为材料领域的突破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沃土。
“科创+资本”赋能
硬科技加速成长
“创新始于科技、兴于产业、成于资本。”在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看来,“资本+科创+产业”既是一种新的发展逻辑,又是一种新的生态体系。上海证券报社与宁波市委网信办以举办投资交流活动为载体加强合作的出发点就是要把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聚合在一起,打通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构建一个小生态,助推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碰撞与合作。
这一初衷快速开花结果。在此次主题交流活动上,香港精裕投资有限公司与浙江净源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鑫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分别签署了意向合作协议。
“签约只是开始,更重要的是陪同企业成长。”精裕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永敏感慨道,“宁波的企业家有创新精神也很有韧劲,这次与净源膜科技的合作,我们有系统的整体布局,在技术、资本、市场和公司战略方面和企业展开全生命周期的合作,助力其成为扎根于宁波并且有全球影响力的上市公司。”据介绍,精裕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聚焦新能源、绿色环保等领域的投资机构,专注于发掘具有成长潜力的科技型项目,曾参股多家内地高科技高成长的企业。
“与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签署了投资意向书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它不仅凝聚了双方共同的愿景和信任,也承载着我方从二级市场迈向一级市场投资新材料企业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上海鑫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毛心雨表示,未来公司将以最大的诚挚,积极推动后续工作,争取早日将合作蓝图转化为丰硕的成果。
路演环节,宁波新材料企业的“硬核”实力一一登场。六家细分赛道的代表性企业轮流路演,围绕技术壁垒、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展开精准展示,为在场资本机构勾勒出可投、可落地的产业图谱。
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展示了具备高对比度、低雾度、快速响应等特性的石墨烯智能调光膜,其产品性能获得汽玻厂认可,新车型方案正在验证中。
宁波烯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气凝胶及石墨烯复材核心业务,自主研发了新一代超临界干燥技术,有效实现石墨烯气凝胶产品提质增效。
浙江驰宇空天技术有限公司团队展示了具备高导热性、低膨胀的第四代电子封装复合材料,以低成本制造技术,生产高性能芯热沉基板材料,实现国产替代。
浙江柔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专注固态电池核心固体电解质薄膜材料的研发与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消费电子等领域。
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了其液冷核心技术及冷板/浸没式液冷散热整体解决方案,其液冷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目前已服务于三大运营商、阿里、伊顿等龙头企业及客户。
宁波圣润新材料有限公司则展示了气凝胶在核电热电、新能源汽车、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商用路径,公司相关气凝胶技术已升级至第五代。
发展动能涌现
资本热望新锚点
“上次拜访时,一家宁波新材料企业尚未融资。如今,这家企业已顺利完成两轮融资。优质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双向赋能,充分印证了宁波产业生态的蓬勃生命力。”这是上海君合投资董事长陈谋亮第二次携手上海证券报深入考察宁波新材料产业生态。通过与产业链企业、研究院所的交流,他深刻感受到宁波新材料领域的前沿创新力与产业吸引力。
“放眼全国,优质项目始终是资本竞逐的核心。宁波展现出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与项目孵化能力,这正是吸引资本持续加码的关键所在。”陈谋亮称,君合投资在医疗健康、新能源及信息技术等领域深耕布局;同时,发挥自身在产业集团运营管理和资本市场的经验,和已形成的“龙头企业+社会资本+政府引导基金+投后管理”的可复制模式,助力地方产业升级。作为“楚商陆家嘴国际金融高峰论坛”的发起人和负责人,陈谋亮表示已将“资本助推实业,赋能地方经济发展”作为论坛的创新点和着力点,并期待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宁波各方协同联动,深度赋能宁波产业发展。
“从书架到货架、到企业发展壮大,再到资本市场,可谓道路漫长。其中最核心的是找准市场,将技术真正转化为产品。对于投资方而言,投资不仅要看技术,更要看产品的市场定位、差异化优势以及真实可靠性。”在友山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罗金宝看来,本次考察宁波之行让他进一步感受到了宁波企业的务实态度与扎实的技术底座。
海源资本合伙人林军、天堂硅谷投资经理郭瑞等访甬考察团成员纷纷表示,宁波企业产业化逻辑清晰、应用场景明确,正是当前资本寻找“确定性”的优质标的“策源地”。多家机构透露,将考虑在宁波进一步推动并购协同或开展二级市场合作,深度参与本地创新项目成长路径。
科创与资本加速汇流,产业升级正当时。当前的宁波正以愈加开放的姿态、更具张力的生态,吸引人才与资本深度嵌入当地新材料产业链。一幅高质量、可持续的前沿产业图景,正在徐徐铺展。
作者:谭镕 张良 陈铭 摄影:许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