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暴雨后警惕鼠尿病!鼠尿病虽罕见但仍可致命
创始人
2025-07-29 20:05:54
0

来源:@究竟视频微博

【科普|#暴雨后警惕鼠尿病#!#鼠尿病虽罕见但仍可致命#】近日,华北多地遭暴雨突袭,随之而来的洪水也引发了网络上关于一种名为“鼠尿病”的讨论。这种传染病多在雨季高发,虽然近年来在国内并不多见,且尚无死亡报道,但感染了这种疾病仍有可能引发致命的重症。

在医学上,“鼠尿病”被称为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这是一种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也是我国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2024年我国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数为459例,尚无死亡病例。

钩端螺旋体是一种细长、螺旋状的革兰阴性需氧菌,感染后的典型症状为高热、头痛、眼结膜充血、小腿痛、乏力等。严重的钩体病以黄疸、肾功能不全和出血倾向为特征,而严重的肺出血致死率可达50%至70%。

多位感染病学专家向第一财经记者指出,“鼠尿病”近年来在我国已不常见,但仍可存在于有水田的农村地区,被动物尿液污染的积水是钩端螺旋体病原体的重要传染源。藏在动物尿液里的钩端螺旋体可能随着雨水一起流到水坑里,如果污水接触到破损的皮肤,比如在小溪里玩耍、在田间劳作、在水上作业、在野外游泳等,钩端螺旋体就会趁机侵入人体。

该病的潜伏期为2至30天,当钩端螺旋体病原体穿透皮肤粘膜后,就可进入血液并扩散至全身,钩体血症发病期为1-3天,期间钩端螺旋体大量增殖,释放毒素,会导致高热和肌痛。如在发病前5天的窗口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可显著降低重症率,例如肺出血风险。若未及时用药,则可能导致器官进一步受损。

针对“鼠尿病”的防控,目前主要为切断传染源,灭鼠以降低环境带菌率;洪水后对环境进行消杀;高危作业者需穿戴橡胶防护装备;对于疾病流行地区的人群接种疫苗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台风“竹节草”登陆!福建局部暴... 台风“竹节草”强势登陆,给福建带来了局部暴雨的严峻考验。狂风裹挟着暴雨,如猛兽般侵袭着这片土地,瞬间...
东瑞股份涨2.01%,成交额2... 7月30日,东瑞股份盘中上涨2.01%,截至10:16,报17.74元/股,成交2273.67万元,...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运中央应...   7月29日,按照国家防总办公室调运指令,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闻令而动,调运编织袋、复膜编织布、网...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一再兜售两岸... 针对赖清德在所谓“团结十讲”中的谬论,以及陆委会近期的相关论调,在今天国务院台办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
铜峰电子跌2.06%,成交额6... 7月30日,铜峰电子盘中下跌2.06%,截至10:19,报7.59元/股,成交6654.41万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