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行情)
三年受到多次内部举报,华熙生物腹背受敌。
出品 | 新行情 作者 | 李新
华熙生物前高管爆料,已写45万字揭露财务造假内幕
一则不自杀声明和爆料,将华熙生物推到了风口浪尖。
近日,自称华熙生物IR(投资者关系)的李振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不自杀声明”,迅速在投资圈和医美圈引发震动。
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李振表示:"如我遭遇不测,绝非本意",同时,李振强调“我是华熙生物前核心资本操盘手,曾经的华熙吹哨人,也是被他们栽赃陷害的‘犯罪嫌疑人’”。
图源:野马财经与此同时,李振在“bnsqueen(玻尿酸女王)”相关域名的网站发文,称华熙生物存在违法违规情况,如财务造假等。
李振在该网站称,他曾是华熙生物首席执行官特别助理兼全球投资者关系负责人,已经撰写了45万字、58章的《玻尿酸女王那些事儿》,但该网站现仅公布了章节目录和章节摘要,具体内容均未公布。
对此,华熙生物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有网络平台用户发布严重不实信息,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已向有关部门举报。
图源:华熙生物华熙生物还表示,该信息发布者李某曾任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事发前在华熙工作18个月。2018年,李某骗取本应支付给券商的900万元,涉职务侵占。
随后,华熙昕宇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移送到司法机关提起了公诉。华熙生物表示,为了减轻罪责,李某向公司写下了道歉信。
在声明的末尾,华熙生物还附上了立案告知书和道歉信。
道歉信表明,“在本次发债过程中,由于我的法律意识淡泊,自己设立应城麦锡垦企业管理咨询中心拿奖金,出现严重的违规违纪问题。”
图源:华熙生物而后,对于华熙生物发声明一事,李振告诉红星资本局,今天“玻尿酸女王那些事儿”网站一直在被黑客攻击,技术团队一直在调试。“我在想什么时候把他们(指华熙生物)财务造假的证据放出来。”
图源:微博此外,李振称华熙生物的声明并未反驳他提出的关于“财务造假”的指控。
他同时表示,有关他“职务侵占”的说法是诬陷。在谈到网上爆料的动机时他说,“我发现他们财务造假,不配合他们继续隐瞒,所以就诬陷我职务侵占,所以我要举报。”
不过,截至目前,李振所说的证据仍未放出,也有网友因为没看见报案通知书而质疑华熙生物的报案回应,事实究竟如何,让我们持续关注。
华熙生物压力巨大,三年已被内部举报四次
作为医美“玻尿酸龙头”的华熙生物,近年风波不断。
要知道,这次李振的举报,已是其第4次有公开报道的内部人举报——
2022年底,有举报信息称,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在公司IPO前后,以2亿元的价格强制低价回收了员工手中价值8.8亿元的股票。
赵燕在内部会议上毫无商量余地地宣布,“股票卖了可以继续留在公司,不卖的等2020年11月6日解禁日一到就必须走人。”对于不愿就范的员工,公司采取免职待岗措施,每月仅发放1540元基本生活费。
对此,华熙生物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前员工的举报对象是华熙国际,它是一家独立的公司,不是上市公司自身。监管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审查结果,没有任何处罚说明公司是没有问题的。”
而后,赵燕的创业伙伴、华熙集团联合创始人之一的崔广平又曝出分红权纠纷,表示自己多年的分红一直未能兑现。
时间来到2024年6月16日,华熙生物旗下高端院线品牌夸迪的前主理人枝繁繁(程菲)通过小红书和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视频。
她在视频中称,由于夸迪官方客服号在所有夸迪经销商群里公然“造谣”,声称代理商交了货款但品牌不给发货是因为所有货款都在自己手里,所以已起诉华熙生物,并要求其公开道歉。
图源:Hehson财经而后,2024年6月26日,华熙生物通过官方微信发布声明对此事作出回应。
声明中提到:“因为高速发展的历史原因,华熙生物在人员引入时出现过鱼龙混杂的情况,个别行为作风有待商榷的社会人员被招聘到相关岗位,这些人员很快就显示出无原则无理想、做一吹十、炒作个人IP、毫无守法合规意识等个人作风问题。”
图源:Hehson财经再到如今李振的举报,三年内四次内部举报,暴露出了华熙生物在内部管理、企业文化和利益分配上的深层问题。
据悉,2024年华熙生物的员工离职率达28.7%,远超行业15%的平均水平,显然,内部动荡让华熙生物面临严峻挑战,如何解决问题、重塑形象、重拾信任,或许对于华熙生物而言至关重要。
华熙生物内忧外患,调整不断
除了内部举报不断之外,此前华熙生物还和巨子生物围绕产品成分、专利归属等展开舆论战多次登上热搜——
今年5月,华熙生物在官微发布《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一文,直指资本市场不断追求新的公司题材,为了营造比透明质酸(玻尿酸)产业更大的预期,围绕某重组胶原企业的研报中,出现了大量直接针对中国透明质酸产业的“对比研究”。
图源:华熙生物微信公众号一时间,有关“透明质酸与重组胶原蛋白”的讨论持续发酵,并且掀起了华熙生物和巨子生物这两大医美巨头之间的舆论战。
最后,巨子生物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重组胶原蛋白产品有关问题的说明》,明晰了自查结果和下一步措施,承认公司现有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标签标识在某些方面有局限性,难以完全适配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高标准和高要求。
这场医美大战算是告一段落,但却反映出了医美行业的竞争已经逐渐激烈,华熙生物已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可谓是内忧外患。
2024年,华熙生物实现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归母净利润为1.74亿元,同比下降70.59%。对比来看,华熙生物2023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跌幅分别为4.45%、38.97%。
可见,在内忧外患之下,华熙生物的处境已经十分艰难,为此华熙生物开启了一系列的调整——
赵燕指出,因企业此前管理宽松滋生诸多问题,公司今年将“刮骨疗毒”,要求所有贪腐人员不论职务高低,须在3月31日前主动交代问题并提交辞呈,逾期未交代者将移交司法部门,不做内部处理。
华熙生物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从严治理组织是公司董事会的一贯要求,近期更是被董事长反复提及,这包括对生命科学的长期信仰、对专业的追求和坚持,以及清廉高效的组织人才建设。”
同时,赵燕进一步强调,“公司离开谁都能重新组织,唯一离不开的是自己这个创始人,且公司的危机并非业绩下滑,而是现有组织的熵增远超时代允许速度,已到必须出重手整顿之时。”
不久后,华熙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进行管理变革,为调整管理架构、结合战略发展需要,对部分高级管理人员职务进行调整,同时聘任了新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中有三位高管离任副总经理一职,且离任高管中不乏在华熙系任职 20 年的“老将”。
显然,华熙生物已经意识到了自身的危机,并在积极调整,未来华熙生物能否走出危机,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