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闾凝霜 记者顾艳伟)7月26日晚7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风情街灯火通明,海鲜大排档的霓虹招牌与游客的笑声交织成一片热闹景象。银海区市场监管局海鲜餐饮整治特战队二组队员小陈和同事走进一家大排档,发现海鲜池的标价牌已有些掉色,“98元”的数字醒目,但计量单位模糊难辨。
“老板,明码标价得写清楚98元/500克,计量单位不能省。”小陈边说边指向店内的电子计价秤,“这个秤的检定下个月到期,记得及时送检。”海鲜店负责人王先生连声应答,并找来记号笔逐个修改标价牌。
执法人员检查海鲜明码标价情况。此时,几位游客主动搭话:“我们刚在隔壁购买了珍珠,帮我们看看这家店呗。”小陈和同事跟着游客来到大排档对面的旅游购物店。
“大家看,这家店的墙上公示有营业执照,柜台上的饰品明码标价,购买时要注意标价牌上注明的是海水珠还是淡水珠,两者价格有区别。”小陈指向柜台的“一户一码”智慧监管二维码说:“遇到纠纷扫这个码,直接联系市场监管部门。”一位游客扫码后表示:“原来还能这样反馈,这下消费更放心了!”
记者了解到,自7月14日起,北海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市场监管领域专项排查整治,旅游市场领域是此次整治的重点之一。针对海鲜餐饮行业,北海市市场监管局打出“组合拳”,建立“一户一档”动态监管体系,摸清海鲜餐饮经营主体“家底”;组建专项工作组和海鲜餐饮整治特战队协同联动,采用“分片包干+常态巡查+弹性突击”方法,确保监管无死角;推出海鲜餐饮“一户一码”智慧监管机制,让消费诉求从事后处理转向当场化解,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与此同时,北海市成立网约房专项整治工作专班,联合公安、住建、卫健部门,在海城区、银海区设立两个联合工作组,对民宿、网约房进行拉网式排查。
联合检查组对民宿进行检查。7月25日下午,在一家民宿内,联合工作组现场登录平台核对该民宿房型信息,发现某房间实际面积与网络宣传不符,立即要求经营者整改。
“营业执照要公示,价格必须明码标价,退订政策不能有霸王条款。”执法人员边检查边提醒经营者。随后,公安、住建和卫健部门按照分工核查入住人员实名登记情况、环境卫生、床单被罩等用品消毒记录以及租赁合同备案信息。据介绍,截至7月27日,北海市共排查民宿、网约房441户次。经过现场检查和约谈,北海市民宿和网约房投诉量已降至零,经营更显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