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14时30分,北京市解除暴雨黄色预警。7月23日以来北京持续出现强降雨,回顾这场降雨“持久战”,本轮降水有多大?未来几天还会有强降雨吗?
持续超140小时
北京这场降雨有多强?
据央视新闻消息,本轮强降雨以来,截至28日24时,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达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怀柔东峪,26日22时-26日23时降水95.3毫米。
新京报动新闻出品
百年来,北京市平均年降水量为588.6毫米,也就是说,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降下了常年北京一年的雨水。
图片来自@气象北京据气象部门介绍,7月23日以来北京持续出现强降雨,回顾这场降雨“持久战”,本轮降水有以下四大特点:
一是持续时间长。自7月23日以来,本次过程已持续7天。前年,北京“23·7”极端强降水过程持续83小时,本次降水截至29日11时已持续147小时。
二是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山区、尤其是北部山区。从23日8时至29日11时,全市平均降水量210.4毫米。其中,密云区平均降水量366.6毫米,怀柔区平均降水量229.9毫米,平谷区平均降水量347.9毫米。
三是降水分布不均、山区短时雨强大。统计数据显示,密云区累计最大降水量为郎房峪573.5毫米;平谷区累计最大降水量为北水峪511.2毫米;怀柔区累计最大降水量为北湾448.2毫米;延庆区累计最大降水量为郭家湾381.2毫米。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怀柔东峪,为95.3毫米,一小时下雨95.3毫米属于特别极端的情况。
图片来自气象北京微信公众号四是极端性强、属于极端强对流天气。26日午后到夜间,在北京的密云、怀柔、延庆三个区都出现了小时降水量超过80毫米和3小时降水量超过180毫米的站点;28日凌晨,密云再次出现3小时超过180毫米的站点。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标准,极端强对流天气是指小时降水量80毫米或3小时降水量180毫米,直径超过5厘米的冰雹,EF2或以上级龙卷和瞬时风速32米/秒以上的直线型雷暴大风等天气。
本轮降水符合两个标准,且连续在密云区出现极端强对流天气,为历史罕见,破坏性极大。这类极端强对流天气的精准预报目前依然是世界性难题,需加强预报预警能力的持续建设。
这场降雨影响有多大?
连续极端强降雨造成重大灾害。北京全市因灾死亡30人,其中密云28人、延庆2人。受灾地区道路损毁31处,涉及兴阳线、西火路等16条线路仍未修通;136个村电力中断,通信设施共损毁光缆62条、基站退服1825个。
据此前报道,目前,北京全市累计转移80332人,转移人员数量最多的三个区为密云、怀柔和房山。密云区19个乡镇转移16934人,怀柔区15个乡镇转移10464人,房山区21个乡镇转移9904人。有关灾区救援救治、群众安置、抢险抢修抢通各项工作持续进行中。灾情期间,请广大北京市民关注天气预报预警,非必要不前往风险区域。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此外,据央视新闻报道,7月28日20时至29日6时,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47.9毫米。受自23日开始的强降雨影响,密云水库上游来水量显著增加,截至29日6时,入库水量累计达到7.3亿立方米。密云水库充分发挥拦洪削峰作用,处于超汛限水位运行状态。
为应对后续来水,根据全市防汛工作统一部署,自7月27日15时以来,密云水库持续向下游泄流,截至29日6时,已累计下泄水量1.2亿立方米。
目前,密云水库下泄流量为1120立方米/秒。后续根据水库来水情况,将按照调度规程调整下泄流量。
新京报动新闻出品
未来几天还会有强降雨吗?
截至目前,北京本轮强降雨算是暂时结束,但29日下午至傍晚仍有强对流天气,需注意防范雷暴大风和短时强降雨。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娜介绍,“目前来看,降水在29日白天以后就会告一段落。”
24日以来,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且稳定,在副高边缘降雨异常频繁,24日至25日全市普降暴雨,26日晚上北部地区又出现特大暴雨,这些雨水都是因为受到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是典型的暖区暴雨。
从目前整个环流形势的调整来看,28日夜间副高会退下去。预计29日白天,阴天间多云有雷阵雨,此后北京大概会有几天降雨间歇期。
8月3日前后,北京还会有一次比较明显的降雨过程,因为环流形势还会有调整,所以降雨的量级、具体时间还要继续研判。
降雨结束,如何防范次生灾害?
暴雨预警解除并不代表危险解除。暴雨洪水后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崩塌、滑坡等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雨后几天内仍处在高发期,应严密关注。
图片来自@应急管理部整合自气象北京微信公众号、@应急管理部、央视新闻、新京报等
编辑 马浩歌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