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7月29日讯(记者 陈俊清 王楚凡)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智能驾驶相关展位座无虚席。
在智能网联车领域,无人配送车也成为一大看点。《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包括九识智能、新石器在内的多家无人车企业均展示了其最新产品。多名无人车企业向记者表示,其运行车辆较去年增幅巨大,商业化进程增速明显。
无人配送车成看点 多家企业展示最新成果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九识智能、西井科技、新石器等多家辅助驾驶物流车均在本届展会上展示了其最新产品。
九识智能在WAIC北广场展出的Z5-2026款无人物流车成为展会的亮点之一。据介绍,本次亮相的Z5-2026款较此前版本用有6.5立方米更大货箱容积、载重1000千克,续航220千米,以及提供两种可选货箱门设计,能够根据实际配送场景选择配置。
九识智能方面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公司自2023年推出全球首款自主研发的L4级量产城配车Z5以来,就保持着每年更新一代产品的节奏。”
连续八年参展的西井科技在本届WAIC展示了三大科技成果,分别是首发Q-Tractor P40 Plus升级版新能源辅助驾驶牵引车、Hymala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大模型矩阵,以及公布Q-Truck全时辅助驾驶重卡最新商业化进展。
现场,西井科技特别展示了其新能源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的旗舰产品Qomolo,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款产品目前已应用在从泰国林查班港、中远海运阿布扎比码头等海外地区,以及泸州港、宜宾港、等内河港口,以及大型工厂、陆港园区。”
该公司Q-Tractor P40 Plus升级版新能源辅助驾驶牵引车也引人关注。据了解,此次Q-Tractor新车型拥有200公里长续航及5分钟换电功能,为空港、工业园区、物流中心等场景度身定制。
此外,L4级辅助驾驶公司白犀牛在本次WAIC上也展示了其白犀牛R系列辅助驾驶装备,该系列最大载重500至1000干克,满载续航里程120公里。
该公司聚焦差异化路线,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展示的两款产品主要集中在港口与机场等特定场景。
整车成本降低 商业化推广加速
九识智能方面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该公司今年上半年某月销售量同比去年增速超400%,目前订单情况饱满。“去年下半年,公司专注做产能方面的提升,当下,我们的产能跟上了,交付数量也跟上了。从车辆运行数量来看,今年6月底车辆运营数量较去年年底实现了翻倍。”
与九识智能无人车增速较为相同,《科创板日报》记者曾从新石器方面获悉,其无人车上半年订单饱满,截至目前,投入运营车辆大幅提高,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00%,累计运营里程超4000万公里,覆盖城市接近300个。新石器无人车是顺丰、京东、中国邮政等在无人车领域的最大供应商。
成本方面,九识智能研发人员表示,该公司的整车成本相比去年有明显降低,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上游供应商传感器等原料等成本的下降;二是该公司自研底盘,之前是采购别人的产品,现在自己研发并控制成本,这两方面共同导致了成本的减少。据其透露,在原有的基础上,今年的整车成本还可能实现30%到40%的降幅。
西井科技方面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该公司方案核心是提供一套集辅助驾驶车辆、车队智能管控系统和补能方案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目前,该方案已在香港国际机场等多个大型物流枢纽实现商业化落地。
该公司未来计划推动大模型在海、陆、空、工厂等多式联运场景的规模化应用,目标是实现智慧物流从“单点智能”向“全域智能”的进化。“目前,公司投入使用的车辆为100多台。”西井科技工作人员表示。
仙途智能工作人员表示,该公司市场上应用最广的辅助驾驶车Autowise V3.辅助驾驶平台产品Roboard-X,一车多用辅助驾驶车 Platfor-ma-X。在牌照方面,仙途智能拥有企球首张辅助驾驶清扫车测试牌照、金国首张辅助驾驶环卫装备公开道路上路许可等,目前已在金球30余座城市部署了辅助驾驶清扫车。
对于目前无人车进行大规模推广与应用的难点,九识智能方面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实现大规模商用难点一方面在于政策并没有完善和统一,另一方面在于大众对无人车的认知和接纳程度还有待提升,尤其是快递物流行业虽有较深认识,但在其他行业中的普及度仍有待提高。
今年5月,山东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腾双兴表示,计划到2027年,在全省部署1.5万辆以上低速无人配送车。“这种政策的推行落地,对我们产业的发展就会非常有帮助。”九识智能工作人员表示。
当前,行业竞争格局初显,新石器以成本控制和路权优势领先,九识智能凭借低价车型和融资优势拓展市场,菜鸟依托物流生态加速布局。激光雷达、电池等硬件价格大幅下降,整车成本从早期百万元降至万元级,但研发与运营成本仍是挑战。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和规模效应持续降本,推动行业向规模化盈利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