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网络赋能企业数智化创新发展论坛7月27日在世博中心举行。由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以下简称“NIDA”)主办,来自国际互联网协会ISOC、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中关村超互联新基建产业创新联盟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创新实践企业的代表齐聚,聚焦如何将Agentic AI技术应用于企业新型ICT基础设施、如何通过AI技术创新为企业数智化升级注入全新动能等关键问题,分享前沿技术和应用实践,并展开多维度分享交流,助力千行万业通过AI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关村超互联联盟秘书长李可、总工程师袁博参加论坛,并进行成果发布、交流分享。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致辞表示:AI与网络融合的核心是构建“云、网、智、算”一体化服务体系,这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必然,更将重塑千行百业的创新范式与发展模式,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 NIDA秘书长邓一鸥指出,自智网络是下一代网络的基石,通过AI+网络的相互赋能,打通网络底层设施和上层业务应用的隔阂,推动企业数字化向智能化统一平台的升级。国际互联网协会主席、NIDA战略咨询委员Ted Hardie就评估网络演进中AI的价值带来深入思考,通过类比镭和铁路这两项重大但最终结果截然不同的技术,得出如何用AI为网络创造“工业革命”级变革的关键点,互通性促进创新,是将技术奇迹转化为产业革命的关键要求。华为数据通信网络架构师、IETF互联网架构委员会(IAB)成员吴钦在《Network AI Agent架构标准演进》的主题发言中表示,故障智能体、变更智能体和优化智能体三大智能体,共同构筑网络智能运营,加速自智网络向L4级迭代演进。中关村超互联联盟秘书长李可发言说,中关村超互联联盟自成立伊始,就秉持"City as a Computer(Agent) "理念,致力于构建面向AI原生的高性能网络基础设施——超互联网络。DeepSeek等大模型、智能体为代表的(智能)、 Token(智能价值单元)、 Consensus(智能共识协议)和RDMA技术(极速通道)构成真正强大的“万物生、超互联”AI原生世界,这可以说是“新三生万物”,其中RDMA是“三”的完成态,开启万物之门。李可介绍了世纪互联等在超互联网络和RDMA技术方面的实践和成果,并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携手推进AI原生超互联网络、自智网络进一步落地,以支撑保障Token经济、智能体经济的迅猛发展。
本次论坛上,发布了产业蓝图白皮书及标准等多项成果。其中,中关村超互联总工程师袁博结合世纪互联的实践参与编写的《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for the AI Era》正式发布。该白皮书在全球首次提出了面向AI原生的城域网概念,通过全域RDMA、智能流量识别,弹性流量调度,L4级网络自动驾驶技术满足未来城市分布式计算、超大规模推理、十万AI Agent并存、百亿token并发的城市AI应用场景。论坛上,NIDA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中关村超互联联盟与行业先锋企业共同启动“智能体加速AN L4,企业数智化创新先锋行动”,号召各行各业通过持续演进发展的自智网络,推动各行业走向全面智能化。为进一步推动实践发展,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IDA、中关村超互联新基建产业创新联盟、苏州工业园区新建元集团旗下苏州市智能网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新质互联网AN L4城市先锋建设合作谅解备忘录。三方本着平等自愿、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新质互联网创新发展产业合作平台;围绕用户场景,积极探索新质互联网技术和标准创新;大力推进产业联盟标准落地,打造世界领先,模式创新的新质互联网先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标杆。本次论坛既是对AI智能体技术研究、创新应用和建设发展成果的一次总结,也是业界对自智网络推动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深刻思考,为AI与自智网络的发展注入全新动力,为世界人工智能发展贡献了东方智慧和中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