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多广东如何吸纳超百万高校毕业生?这些“新大湾区人”给出答案
创始人
2025-07-29 16:02:14
0

  百万英才汇南粤。

  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新入职的博士罗恒轻抚着熟悉的仪器,动作流畅地穿上实验服。仅仅几个月前,他还未曾想到,自己钻研多年的氢能源关键电催化材料与器件研究,会在千里之外的广州找到如此契合的舞台。

  4月19日,在“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北京站)中,来自北京大学新能源材料专业的罗恒与鹿山新材一拍即合,当场签约。

  “公司业务和我在博士研究期间的课题高度吻合。”临近毕业,罗恒志在寻求一份与其研究方向一致的工作,而“百万英才汇南粤”北京站招聘会将岗位“送上门”,“好工作就像‘惊喜’一样来到我面前了。”罗恒说。

  如今,罗恒已正式扎根广州,在实验室里继续追逐他的绿色能源梦想。  

  同样感受到“惊喜”温度的,还有武汉大学毕业生李天蒙。今年5月,一张从武汉到广州南沙的高铁票,牵动着她求职的忐忑。行程结束后不久,手机提示音响起:800元的跨省面试补贴,线上申请后“火速”到账!

  “连面试的路费都能报销?这样的诚意,全国都少见!”李天蒙的惊喜,也是江西应届毕业生聂栩健的感慨。这份实实在在的“小确幸”,瞬间拉近了他们与广东的心理距离。

  百万英才汇南粤,广东何以吸引100万高校毕业生奔赴而来?或许可以从罗恒、李天蒙、聂栩健身上找到答案:是每一场大型招聘活动的精准对接,每一次的优质服务保障让千千万万的高校毕业生在广东看到未来,得到保障,最终坚定信心留粤来粤发展。  

精准对接:企业与人才“双向奔赴”

  半年吸纳英才超百万,提前实现全年目标,“百万英才汇南粤”成效显著的背后,是广东精心搭建的“精准对接”之桥。

  4月底的南京招聘站,空气中弥漫着青春与机遇碰撞的气息。南京邮电大学的应届生张茜,目光锁定在广东中科安齿生物科技公司的展位,并最终成功签约。

  当前,佛山正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亟需创新型人才“加盟”,为此,佛山一方面聚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建立重点产业人才需求清单;另一方面,持续举办引才活动。

  在4月27日举行的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南京站)中,聚焦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前沿领域,广东以佛山为主力提供线上线下超3.6万个优质岗位,精准匹配企业所需和人才所想。

  截至7月中旬,佛山全市举办“百万英才汇南粤”主题招聘活动已近120场,吸引超2000家企业释放超10万个岗位,吸引了大批优秀青年学子。

  如今,初入职场的张茜,感受着同事带教的温暖和佛山人的友善,“这座城市,让我来了就不想走。”张茜说。

  效率与质量,是深圳留给上海海事大学硕士马新杰最深的招聘印象。在“百万英才汇南粤”上海站的招聘会上,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向马新杰抛出了橄榄枝。

  “政府搭台,名企汇聚,毕业生集中求职省心又放心!”这场高效对接,为马新杰开启了在深圳发展的无限可能。招聘会上,751家深圳企业携3.5万个优质岗位亮相,吸引了2万多名学子和390名留学生。

  欣旺达电子的校招负责人向明亮深有感触:“政府搭台的‘百万英才汇南粤’招聘会,让我们高效链接了大量优秀毕业生,今年我们已录用超1000名毕业生,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服务保障:暖心政策托举奋斗梦想

  引人不易,留人更难。“百万英才汇南粤”的成绩单上,更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广东以服务留人的温度与以政策留人的力度。

  对于初来乍到的毕业生,一个安全、便捷的“临时的家”,是安心求职的第一步。广西姑娘陈露霞拖着行李抵达深圳时,心中满是迷茫,但青年驿站明亮的房间和就业驿站工作人员热情的笑脸,让她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入住手续简单,环境安全,工作人员还主动提供招聘信息!”仅仅一周,陈露霞就在深圳一家跨境电商公司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是真的!”陈露霞笑着说。

  如今,遍布深圳9区的47家青年驿站,超过5万张免费床位,已成为超1.8万青年人才抵深后的温暖“第一站”,真正实现了“下车即安家,上岗零距离”。

  在佛山市外国语高级中学办公室主任尤绍琦看来,佛山今年推出的打造青年人才友好型城市八项措施,正是吸引人才的“暖心密码”。

  外地应届生可享7天6晚免费住宿,新引进博士入住人才住房首年“零租金”,最高可达1000万元的领军人才补贴……从求职住宿到租房购房,从创业扶持到文旅体验,佛山正全方位铺设青年人才的“安心路”。

  当罗恒穿上崭新的实验服,当陈露霞在深圳青年驿站收到第一份录用通知,当李天蒙的账户里“意外”收到800元路费补贴……无数个“小确幸”汇聚成广东引才的“大磁场”。

  精准对接的桥梁,架起了梦想与机遇的通道;暖心服务的港湾,消解了远行者的后顾之忧。他们,为何而来?答案,就在这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故事里。

  (采写 洪钰敏 王蓓蓓 李定 摄影 梁钜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海学子斩获一金一铜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莫青)7月29日,记者从青海师范大学获悉,青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20级运动训...
雷电黄色预警发布!申城目前“两... 上海中心气象台2025年07月30日03时00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内本市大部地区...
一位嘎查医生的30年坚守路 (来源:内蒙古日报)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记者  毕力格巴特尔  7月28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
上半年西宁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吴予琴)7月29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西宁调查队获悉,今年上半年,西宁市坚持稳中...
最新或2023(历届)教师预备... 尊敬的党组织:  我××××年××月光荣加入党组织到现在,已经整整一年了。这一年来,在支部和各位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