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奔涌,濠江浩荡。《南沙方案》中考之年,粤澳合作的澎湃华章,如同盛世莲花,在携手共进中持续绽放新精彩。
2022年,国务院发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明确将南沙打造成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三年来,粤澳合作在这片开放热土上迎来发展Hehson潮,多个重点领域合作迈向纵深。
7月29日至30日,南沙开发区管委会组团奔赴澳门,围绕两地科技合作进行交流,洽谈双方在科研联合攻关、人才交流、平台共建等方面合作事宜,推动更深层次产学研合作,助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创新两地交流机制,搭建常态化合作桥梁
制度创新,共促发展。2023年6月,广州南沙粤澳发展促进会(简称“澳促会”)正式成立。作为广州首个粤澳合作社会组织,其聘请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任顾问,邀请全国政协常委、澳门特区立法会副主席崔世昌等11名粤澳两地政商学界精英、行业代表人士担任名誉主任,澳区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工商联会会长何敬麟担任会长。澳促会内设秘书处和澳门办事处,下设7个专项工作组实体化运作。
澳促会创设“澳声悦叙”品牌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4期。活动邀请两地专家围绕跨境金融、低空经济、粤澳文旅、临港经济等领域开展研讨,为两地合作出谋划策。在其推动下,南沙与澳门在餐饮、文旅、跨境电子支付、建筑工程等多领域签订近20个项目合作协议。例如,在文化产业方面,促成原创音乐剧《星辰大海·冼星海》全国首演在南沙启航;在商贸领域,引入中国农业展览协会地标精品专业委员会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中心,推动“粤澳葡语国家优质食品供应链中心”项目意向签约,助力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
高标准建设合作平台,集聚优质发展要素
2023年12月,澳促会服务中心在南沙启用,为澳人澳企澳机构在南沙的发展提供平台载体,助推南沙与澳门合作广度深度迈上新台阶。通过发挥澳促会服务中心机制作用,南沙与澳门搭建合作新平台,已累计引入澳门工商联会、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等11家澳门商协会及社会机构进驻。
而通过强化港澳商协会之家的集聚效应,港澳商协会在南沙构建起集聚新载体。目前,南沙已集聚吸引澳门工会联合总会、澳门直播协会、澳门付货人协会等9家澳门商协会机构进驻,推动5家机构在南沙开展实质性业务。
重点领域全面合作,推动互联互通
近年来,南沙与澳门全面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特别是在科技、金融、法律、财税等重点领域。
在科技联合创新方面,南沙连续两年在区重点领域科技计划项目设置“联合港澳科技攻关”专题,支持区内创新主体与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开展联合攻关;发表了《广州市南沙区强化联合港澳科技创新实施办法》,最高给予项目2000 万元支持;联合省科技厅、省基金委设立广东首支省区联动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并创新设立港澳专题项目。同时,联合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广州软件应用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与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并向港澳开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如广州超算中心南沙分中心为澳门高校在内的 300 个港澳及海外科研用户团队提供超过 2.9 亿核时的超算服务,并落地“澳科大-大湾区”科研数据跨境专网。此外,成功举办3届大湾区科学论坛,粤澳科技创新合作专责小组交流机制运作顺畅,2025年首次在南沙举办专责小组会议。
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202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南沙金融30条”,从跨境金融创新、产业融资支持等7大维度助力南沙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同时成功引进港澳资本设立的持牌金融机构,覆盖证券、期货等关键领域;创新实施跨境车险“等效先认”政策,累计服务港澳机动车6.8万辆次;率先推动19家保险公司备案43款跨境医疗险及湾区重疾险产品;建设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并推动筹设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保险服务中心。
在青年创业就业方面,南沙推出全国首个青年人才发展全周期增量政策——“青出于南”英才汇聚行动计划,惠及众多澳门青年;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矩阵,粤澳国际产业融合发展青创基地、印象澳门等 15 家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集聚 112 个澳门企业(项目);连续十年实施港澳青年学生南沙“百企千人”实习计划,吸引近千名澳门青年在南沙实习实践;厚植创新创业发展沃土,集聚越来越多的澳门居民在南沙就业创业。此外,揭牌启用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总部基地,与澳门青年联合会等17个港澳青年协会、社团签订协议。
在执业资格认可和社保衔接方面,南沙印发《广州市南沙区港澳专业机构和港澳专业人士执业实施办法》,目前共有74名澳门人才通过职业认定在南沙区执业。同时,与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澳门专才发展学会达成常态化合作共识,签订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设立“粤港澳人才协作办公室”,推动建立三地人才协同合作发展促进机制。此外,启动“粤澳社保一窗通”(南沙专窗),可同时为澳门居民提供广东、澳门两地社保公共服务,推动澳门人员豁免参保政策落地。
在教育交流领域,南沙开办港澳子弟学校,在全市率先试点开设港澳子弟班,实现学前至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全覆盖。目前区内4所公办学校、幼儿园开设港澳子弟班,并与澳门缔结姊妹学校9对。而在职业教育方面,岭东职业技术学校已与澳门旅游大学合作共建“澳门职业技能认可基准”(MORS)调酒员培训中心;广州南华工贸高级技工学校南沙校区与澳门金业同业公会签署备忘录,联合澳门劳工事务局、澳门金业同业公会开展《贵金属首饰与宝玉石检测员》培训班。
在法律服务领域,《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支持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八条措施》的出台,为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设立、港澳律师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目前,南沙已落户6家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7名澳门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在南沙执业。同时建强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集聚区,目前进驻法律服务机构35家,吸引各类法律专业人才近350人。
在医疗合作领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获批成为“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已引入临床急需药械18种,惠及各类患者。同时建有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可为澳门居民提供熟悉的港澳医疗服务。
在财税政策领域,南沙研究突破对接港澳10余项税制规则,推出“港澳居民优惠减免测算”便捷享惠工具,创建港澳居民税惠快享“规则转换桥”机制。该成果入选“广东自贸区2022年最佳制度创新案例”。截至目前,澳门居民个人所得税累计减免税额610万元。
(采写 李心迪 统筹 黄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