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7月29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通报2025年二季度21个违法违规典型问题。此前一季度,两部门已联合公开通报了18个违法违规典型问题。这种联合公开通报典型问题的形式会不会坚持下去?提高督察效能还有哪些工作举措?对于新京报记者的提问,自然资源部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办公室副主任何志华作出回应。
何志华表示,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公开通报违法违规典型问题,是履行职责、严守底线红线的重要举措,是国家自然资源督察、自然资源执法与林草监督执法协同配合的重要抓手。通过典型案例的通报,督促地方认真落实主体责任,警示教育各地以案为鉴,加强全链条各环节监管,健全完善常态长效机制,坚定不移守牢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和政策底线。
“今后,部、局将每季度联合通报违法违规典型问题,督促地方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持续释放强监管信号,以公开促监督、以公开促整改。”何志华说。
据介绍,今年以来,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立足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和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定位,持续提高督察效能。首先是改进督察方式。聚焦省级政府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采取“常态+重点”工作方式,以季度为周期开展督察工作,重在发现重大典型问题,督促整改问题。
其次是采取四种形式督促整改。对督察发现的问题,区分问题类型、严重程度、性质危害及整改情况,分别采取督察提示、督察约谈、督察通报、督察意见等形式向地方反馈,调动地方政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督促地方及时查处整改,推动各地不断规范自然资源管理秩序,提升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
最后是深化国家自然资源督察、自然资源执法与林草监督执法协同配合,继续推动一体化督察和执法,进一步形成保护红线、严守底线的监督合力。
编辑 刘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