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育永远是“话题王”!通过能力建模会不会给孩子贴标签?
创始人
2025-07-29 13:36:47
0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天(29日)还剩最后一天展览。在今年大会上,“预见未来:AI赋能个性化家庭教育新范式”主题活动引发行业聚焦。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庞维国剖析了AI教育的四大变革:专业化教育实现人人平等;大规模因材施教成为现实;24小时学习守护;消除评价威胁守护情感安全。“AI无法替代人际关怀的温度,未来教育将是AI为师为友与人类情感关怀相结合的成长共同体。”庞维国表示。

麦思AI创始人王凌轩在发布家庭教育创新成果时提出:“AI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重新理解教育的起点。”当前教育焦虑的根源常在于“看不见孩子本来的样子”,麦思AI的核心突破在于自主研发的MASS教育测评系统,基于心理学、认知科学理论基础,通过近十年实践积累构建而成。

“传统教育依赖‘老中医’式经验判断,而我们要做教育的‘CT机’。”王凌轩打比方说。

新民晚报记者了解到,MASS教育测评系统已通过全国22省市超1200万人次验证,通过扫描认知能力、学习品质等8大维度57项指标,构建个性化数字孪生模型。

能力建模会不会给孩子贴标签?会让孩子自卑吗?面对不少家长共同的困惑,王凌轩表示,绝不给孩子贴标签,“麦思AI如同做一次‘成长体检’,目的是发现闪光点和成长空间,会优先展示孩子优势,如‘情绪调节能力超过85%同龄人’;短板则用‘成长空间’待提升的概念正向表述,引导科学补齐。很多孩子完成能力建模后反而更清楚自己该怎么进步了。 ”

“系统通过多维度交叉验证,自动过滤异常数据,如果孩子当天状态不佳,建议改天完成,必要时支持重新建构能力模型。”王凌轩介绍,“核心能力维度(专注力、逻辑思维、情绪智力等)会持续追踪,但具体评估标准和难度会按年龄调整,如同体检,不同年龄的检查项目会有侧重,但都是为了更全面了解孩子底层能力发展现状,逐年对比不同的成长曲线。”

庞维国教授也指出,当前教育陷入盲目“填鸭”困境,家长给孩子灌输的内容未必都是营养。AI的核心价值在于成为“营养筛选器”,科学识别适配个体的学习内容。他认为,AI再强大也无法替代人类的情感温度。当孩子因做错题被批评时,只有人类的拥抱能治愈挫败感——这恰恰是教育最珍贵的部分。

论坛上,“AI时代家庭教育新范式联盟”正式启动。

原标题:AI+教育永远是“话题王”!通过能力建模会不会给孩子贴标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关于网络... 亲爱的先生/女士:我写此信是响应广告上放置在星期日的报纸在贵公司的销售经理。贵公司的声誉,生产出高质...
最新或2023(历届)关于艺术... 尊敬的领导: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垂阅我的自荐材料,真诚地希望能够得到您的青睐和赏识。无论你是否选择...
筹划不足一周 时空科技易主告败 (来源:北京商报)控制权变更事项仅筹划不足一周时间,时空科技(605178)7月29日晚间宣布终止易...
云图控股新增质押680万股 质... 7月30日,云图控股公告,控股股东宋睿将其持有的云图控股680.00万股股份进行质押,质押用途为质押...
最新或2023(历届)城市管理... 尊敬的领导:首先,我是XXXX大学的一名毕业生,所学的专业是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