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潮涌海淀,“后浪”滔滔,青春的海注定奔流。身为首都人才大区,海淀区的人才政策一向为人称道,“总能让人找到留下的理由”。海淀为何成为广大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向往之地?不妨从一场青春盛会说起。
近日,启航向“海”·2025中关村毕业季暨Hi Youth创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启幕。这场青春盛典迅速出圈,实力圈粉,不仅在于高朋满座、嘉宾如云,更在于海淀“以城之名”,向全球青年才俊发出了一份具有真挚情怀的青春邀约。
这份青春邀约,诚意满满。有一个细节,“海淀聚力场・校友集结号”启动之际,发布了一张“海淀校友卡”,集政策扶才、安居乐活、悦享商圈、专属AI等功能一身。
“一卡在手,服务无忧”。一张小小的卡,满载的是服务,更是深情。
“青年是海淀的未来,成就青年就是成就海淀未来”。在创坛上,当海淀区委书记张革以青春辅导员身份向青年学子发出诚挚邀约,让人看到这座城的远见,感受到这座城的睿智。
1、“海”纳百川
有句话说得好,“海淀没有海,其实海淀大如海。”大如海,体现在博大,体现在“海”纳百川。
海淀很大,也很强。据报道,海淀已形成1个万亿级、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预计到2027年,千亿级产业集群将突破7个。海淀如此之强,与具有强大的人才支撑息息相关。而人才的灼灼生光,与海淀开放、包容有密切关系。
形容海淀的气质,有N个词,这当中必有三个词:开放、包容、创新。
在2025中关村毕业季暨Hi Youth创坛上,很多当事人分享的海淀故事,给人思考。
比如,一名在海淀供职的外籍教师说,她被高校如林、学术多元的环境所吸引;一名来自肯尼亚的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得益于海淀培养,表示要投身中肯合作、赓续两国友谊;一名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公司创始人说,“这里是中国最像硅谷的创新之地,也是很多海龟创业者的相互安利之地。”
“海”纳百川,蔚然成势。无数人选择海淀为逐梦之地,正是因为看上了这里的开放、包容和创新。
2、“海”阔凭鱼跃
以城之名,许你未来。
人才流进来、留下来、融进去是一体的,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流了进来,能不能留下来?留了下来,能不能融进去?都需要思量。
“海”阔凭鱼跃。诸多人才在海淀“畅游”,在于海阔,在于海淀出台的政策优厚给力,提供的服务货真价实。举个例子。今年4月28日,海淀区举办“青春向海·积淀未来”Hidea海淀五四青年人才创新大会,发布海淀区试点建设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十条措施。
比如,面向人工智能领域重点企业的应届毕业生,提供最长6年的青年公寓租金梯度优惠(第1—2年6折、第3—4年7折、第5—6年8折);未享受青年公寓且符合条件的,可申领连续12个月、1000元/月的租房补贴。
再比如,落地海淀的青年科技人才或项目团队核心成员(创始人),经认定,可纳入区级人才项目“海英计划”,享受50万元—100万元发展奖励资金及配套服务。
种种措施都很硬核,富有诚意。从安居保障,到事业发展,从吸引集聚,到文化休闲,打造全方位立体式服务矩阵,就是打造让青年科技人才尽情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
稍加梳理可知,这“十条措施”,是海淀近年来出台优厚人才政策的一个缩影。人才“引进来、育起来、活起来”,让人才“安得了家、创得了业、圆得了梦”,海淀一直在路上。
海淀吸引人才,依靠于政策与实践的共契融合。更长远的人才引力,则源于海淀更深层的战略远见——“创新土壤留人,梦想土壤留心”。当政策不再是一纸孤立的公文,而化为滋润人才成长的活水,人才便自然扎根在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热土。
3、耕“海”千帆竞
人们常说,“一滴水,融入大海才永不干涸。”进而言之,正是有无数滴水的融入,大海才能澎湃。
耕“海”千帆竞。海淀为无数人才提供竞技舞台,他们实现了人生价值;无数人才在海淀深耕,为海淀增光添彩。正因为双向奔赴,在海淀,有太多令人称道的佳话。
被赞为“让机器人听懂人话”的海淀青年王鹤,在此前的2025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动情地说:“我出生在海淀、成长在海淀、工作在海淀、创业在海淀……”
其公司推出的Galbot G1,是一款轮式、双臂、身体可折叠的人形机器人。公司远景是,“快速推动机器人以低成本走向千行百业、千家万户”。创业不易,但扎根海淀这片热土,王鹤充满信心,因为他得到了“海淀多方位的支持和帮助”。他表示,“将通过技术创新把新质生产力真正在海淀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推广”。
海淀的创新,不是盆景,而是园林。海淀对创业者的厚爱,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整套体系。也正因为如此,才能涌现无数个“王鹤”。也正因为有无数个“王鹤”,才有海淀今天的硬核实力。
4、结语
“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想方设法吸引人才,海淀有何过人之处?全国各地都在优化营商环境,海淀有何特别之处?
“当年口袋里没几个钱,”一名在海淀创业成功的人士回忆,“但海淀给的不止资金——这里有懂技术的干部,敢冒险的投资人,更有志同道合的同行者。”
一个个充满传奇的创业故事,一个个直抵人心的感人话语,都在说明,海淀宛若一块功能强大的“人才海绵”,以独具匠心的战略设计,持久吸纳着智慧活水,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赛道上永续动能。
当整座城市愿为学子点亮星辰,当政策设计细致到“训练大模型的算力成本”,当一代代创业者在此传递火炬,海淀证明:留住人才的最高境界,是让人才与城市结成“生命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成就,共赴山海。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海淀是北京的海淀,是中国的海淀,也是全球的海淀。愿更多弄潮儿扬帆至此,在这片无垠的智慧海域寻获梦想坐标。(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