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博通)
如果给重要快递包裹加了锁,是不是就既能防丢失,又能保隐私?可偏偏有小偷学会了用“假锁”藏赃物——就像网络空间中的加密流量困局。
企业80%的业务系统安全依赖加密流量的保护,却有85%的网络攻击利用了加密隧道。加密技术曾是网络安全的盾牌,如今成了攻击者的隐身衣。
传统解密方案为何失效?
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企业业务上云、远程办公普及,加密流量已成为网络通信的 “标配”。HTTPS 协议全覆盖、物联网设备加密传输、金融交易加密防护…… 加密技术本是守护数据隐私的 “盾牌”,却被黑客盯上了漏洞:他们将恶意代码、攻击指令藏进加密隧道,绕过传统安全设备的检测,实施勒索、挖矿、数据窃取等攻击。
当 “盾牌” 变成 “隐身衣”,传统解密方案陷入两难。
WAF解密
仅能检测针对Web的攻击,不能防护所有类型攻击。
部分安全设备不具备解密能力,无法参与检测。
采用ECDHE算法的业务流量,旁路设备无法解密。
负载均衡解密
架构固化,无法灵活调整,设备上下线均需割接断网。
流量经过所有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性能消耗。
容易产生单点故障,无法快速逃生。
安博通安全流量编排(SSLO)解决方案正是破解这一困局的“钥匙”。基于软件定义安全技术,将物理设备与其接入模式、部署方式、实现功能进行解耦,底层抽象为安全资源池中的“资源”,顶层通过软件编程方式进行统一管理、应用编排与流量调度,从而实现灵活的安全防护。
SSLO:加密安全换个“解法”
第一步
一次解密,全局共享
不再让每台设备重复“拆包”,只需一次导入业务证书和密钥,就能在用户和业务“无感知”的情况下,实现流量的解密和加密,为后续检测扫清障碍。
解密后的业务流量按需调度,一次解密即可多次检测,降低设备性能消耗,减少传输过程网络时延。
第二步
架构解耦,秒级扩容
安全设备与网络架构解耦,可灵活部署异构设备,弹性扩容/变更,割接不断网,不影响业务连续性。
健康检测机制实时监控安全设备状态,自动下线故障设备,业务不中断。
第三步
安全资源,随心调度
由各类安全能力灵活组合形成“服务链”,按其定义流量路径,将分类的流量调度至对应服务链中进行检测和防护。
根据业务类型定制“安全套餐”,如官网流量走防篡改链、视频流量走行为分析链,为不同流量规划专属的“高速路线”和“安检通道”。
当某台设备负载过高时,自动将流量“换乘”到空闲设备,避免性能瓶颈。
看得清、防得住、更灵活
1、消除安全盲区:明文流量直达各类安全设备,让隐藏在“加密”背后的威胁一键显形,HVV攻防演练不再“被动挨打”。某省电力公司应用SSLO,让7Gps高峰流量中的加密威胁无所遁形,实现安全合规。
2、释放设备性能:“一次解密,多次检测”模式,显著降低安全设备的性能消耗,延长设备寿命,提升整体安全能力。设备资源池化,让扩容更弹性。
3、保障业务连续:设备故障自动切换,链路中断秒转备用。
在加密流量汹涌的今天,安全防护不能“盲人摸象”。安博通安全流量编排(SSLO)解决方案,即能保住加密的安全,又能撕开威胁的伪装,为您构建看得清、防得住、弹性灵活的新一代安全防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