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以来,北京、河北、天津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累计降雨量有100毫米~450毫米,北京密云、河北保定和承德等局地超过500毫米。今天(7月29日),京津冀大部仍有降雨,但强度较昨日减弱。
本轮极端降雨是如何产生的?雨水何时停?台风“竹节草”对北方的雨势有何影响?记者采访了气象专家,以解答上述问题。
北京昨夜个别点出现特大暴雨,“竹节草”远距离输送水汽
28日夜间北京出现强降雨,大部分地区达到暴雨,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个别点出现特大暴雨。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娜告诉记者,台风“竹节草”给北京的降雨带来了间接影响,以28日夜间降水的天气形势来看,影响北京的主要是高空槽,台风是一个加持的作用。
台风“竹节草”只是远距离输送水汽,它对北京降水并不是直接影响。相当于台风“竹节草”外围水汽有两支,一支维持它本身的水汽环流,另一支通过副高外围远距离输送到北京。
“这几天北京本来就有降雨,水汽条件十分充足,再加上台风远距离输送过来的水汽,水汽就更加充沛了。台风对于北京降水的量级是有影响的。”何娜介绍。
目前北京仍处于暴雨黄色预警中。北京市气象台预计,当前至29日20时北京降雨持续,部分地区有暴雨,个别点大暴雨,并伴有雷电;午后至傍晚对流较强,部分地区短时雨强较大,并伴有7级左右短时大风。请注意防范。
气象专家提醒,今天,京津冀大部仍有降雨,公众需警惕持续降雨或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中小河流洪水等次生灾害,远离山区、河道等危险地区。华东地区的公众也需关注“竹节草”动向,警惕风雨天气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外出注意交通安全。
7月28日20时至29日9时北京市降水量分布图。图源:北京市气象台本轮极端降雨是如何产生的?
7月23日以来,北京、河北、天津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累计降雨量有100毫米~450毫米,北京密云、河北保定和承德等局地超过500毫米。是一轮带有极端性的强降雨过程。
大气环流与地形共同影响,制造了这轮强降雨。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表示,本轮北方地区强降水过程与大气环流演变紧密相关。近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且位置偏北,其边缘的暖湿气流向华北地区输送大量水汽,为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同时,副热带高气压边缘地区大气不稳定性强,导致降水对流性特征突出,局部地区雨强大、持续时间长,进而使局地累计降水量具有极端性。
此外,阴山、太行山和燕山地形对降水有明显的增幅效应,山前地区因降水增幅效应出现较强降水,局地降水量达到了特大暴雨量级。
值得注意的是,台风“竹节草”虽主要影响华东地区,但其与北方暴雨也存在着间接联系。陈涛介绍,台风活动会改变大气环流格局,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进而影响暖湿气流向北方地区的输送,对北方暴雨的强度和分布产生影响。
明天华北等地降雨将趋于结束
中央气象台预计,京津冀一带的降雨今日仍将持续,但强度较昨日减弱,总体以中雨为主,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内蒙古东部及东北地区降雨发展增强,多地将有大雨或暴雨出现,局地有大暴雨。
7月28日8时至29日8时全国降水量实况图。图源:中央气象台明天,华北、东北及内蒙古的降雨将趋于结束。
今天降雨的具体情况如何?中央气象台今晨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和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预计今天白天至夜间,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中西部、吉林中西部、辽宁大部、北京东北部和南部、天津中北部、河北北部和东南部、山东北部、江苏中南部、上海、浙江东部、福建东南部、广东、广西东部、台湾岛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辽宁北部、黑龙江中部、上海、浙江东北部、台湾岛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250毫米~30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东北地区中西部、华北中东部、江淮东南部、江南东北部等局地将有8级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
台风“竹节草”将于明天白天登陆我国
7月26日,台风“竹节草”因其强度持续减弱且无法达到热带低压标准,中央气象台经研判决定停止编号。但后期随着水汽和动力条件转变,强度增强,27日晚对其进行续编,仍使用原台风编号与名称,台风“竹节草”因此“复活”。
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未来96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图源:中央气象台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早晨5点钟位于浙江省舟山市东南方向约425公里的东海南部海面,将于30日白天在浙江三门到江苏启东一带沿海登陆(23~25米/秒,9~10级,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登陆后强度缓慢减弱,也有可能在浙江北部近海北上。
未来三天,随着台风“竹节草”靠近,华东地区需警惕强降雨,部分地区将有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编辑 张牵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