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7月29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孙珩力)7月28日,甘肃省地震局组织开展的“2025年防震减灾陇上行”活动深入永靖县,实地调研该县青少年活动中心防震减灾科普体验馆,并现场观摩中小学生应急避险演练。这一融合前沿科技的防灾教育新阵地,正成为提升青少年灾害防范能力的坚实平台。
在永靖县青少年活动中心防震减灾科普体验馆内,记者团亲历了一场生动的安全课。学生们通过“地震虚拟仿真场景逃生训练”系统,在高度还原的模拟环境中学习冷静判断与快速疏散;踏上“纵横波体验平台”,直观感受地震波带来的不同破坏力;在“居家安全与应急物品准备训练系统”前,认真演练危急时刻的自救互救技能。这座于2019年6月改造完成、投资160万元的体验馆,精心设置了20余项沉浸式互动展项,成功将传统防灾知识讲授转化为可感可操作的实践课堂,有效筑牢了青少年的安全防线。
作为隶属于永靖县教育局的重要科普基地,该青少年活动中心总投资6000万元,建筑面积达11000平方米,集科普展示、文化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其创新采用“两馆合一”模式,将防震减灾科普深度融入青少年课外实践体系。中心凭借专业设施与实效教育,已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日均承载能力超过1500人次,为县域乃至周边青少年提供了高质量的防灾减灾学习平台。
甘肃省地震局负责同志在观摩后表示,此类现代化、互动性强的科普体验设施,是推动防灾减灾教育从“知”到“行”的关键一步。永靖县的实践表明,让青少年在模拟险境中掌握逃生本领,正是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防灾减灾目标的扎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