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用益研究)
信托资产有望进一步激活
全国信托财产登记试点正加速扩围,覆盖资产类型也在不断增加。中国信托业协会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达29.56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5.64万亿元,同比增长23.58%。信托行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子行业之一,但目前信托业尚未建立完善的信托登记制度,这既不利于规范信托产品的信息披露,也不利于信托财产权属关系的认定和信托产品的市场化流转。
业内观点:
1、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的接续试行,是进一步盘活我国近30万亿元信托资产迈出的重要一步。由于过去信托财产登记机制缺失,信托财产纳入信托存在制度障碍,京沪杭等地出台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办法是非常重要的探索。这有利于促进以家族信托为代表的财富管理服务信托的发展,推动信托行业回归本源。
2、税收优惠问题备受关注。比如,在北京,财产登记的文件包括契税完税证明,但目前尚不清楚需要提供的是委托人的完税证明,还是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出具的完税证明,所以在登记环节和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的相关规定尚不清晰。
3、建议从立法层面完善信托财产登记制度,明确信托登记的具体操作规则、程序和要求,使其与现行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有效衔接。同时,修订信托法和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针对信托财产登记环节的重复征税问题,建议出台专门的信托税收政策,明确信托财产在设立、存续和终止阶段的税收处理规则,避免重复征税。
纯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回调
近日,受股市上涨引发的“跷跷板效应”影响,债市出现一定调整。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理财产品近7日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较6月底下降42个基点;其中纯固收类产品表现尤为明显,近7日年化收益率降至2.23%,较6月底减少54个基点。
业内观点:
1、近期银行理财收益率表现与债市调整直接相关。纯固收类产品主要配置国债、金融债等债券资产,7月份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月初的1.65%升至7月25日的1.74%,债券价格下跌导致理财产品净值回撤;而理财子公司为降低波动减持长久期债券,进一步加剧了收益率下行。
2、下半年债市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基调,经济基本面仍需要利率维持低位运行;尽管存在加剧波动的因素,但当前货币政策环境下,债券价格大幅下跌的驱动力量不足。
3、尽管固收类理财产品净值近期出现回撤,但业内普遍认为这是短期调整,并非趋势性反转。从长远看,固收类产品凭借稳定收益等特性,在资产配置中仍占重要地位;且因银行理财客户偏保守、权益市场波动较大,债券等固收类资产仍是银行理财的核心配置方向。
华泰证券:看好婴幼儿奶粉板块需求改善
当前全国范围内的生育刺激政策正在加速落地。政策从预期到细化落地,中央财政发力释放重大信号,有望带动地方加速跟进,多措并举托底消费信心,叠加新生人口回升催化母婴需求,看好婴幼儿奶粉板块需求改善。
中金公司:预计远期煤价中枢有望随边际成本抬升而上行
下半年煤炭供给释放有望更加理性,结合需求或边际改善,煤价可能整体呈现反弹回升的态势,助力行业盈利修复。长远来看,行业盈利持续性是核心,预计远期煤价中枢有望随边际成本抬升而上行,资源禀赋优异、成本低的企业有望穿越周期。
中信建投:港股医疗器械整体创新性较强
港股医疗器械公司整体创新性较强,多家企业即将步入扭亏为盈或业绩快速释放的阶段。今年以来,有创新产品上市、技术突破实现license-out可能的催化,以及账上现金丰富、业绩快速释放、估值低位的部分18A器械公司,年初至今有翻倍以上的涨幅;部分业绩高增长的低估值龙头器械公司年初至今亦有较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