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囊县民营资本打造生态文旅新名片
创始人
2025-07-29 09:07:06
0
西普农业海洋公园俯瞰图。

从拉萨市区出发,沿着宽阔平坦的雅叶高速一路向东,短短50分钟车程,便抵达了山南市扎囊县。车窗外的景象令人惊叹:曾经黄沙漫天的戈壁滩,如今点缀着郁郁葱葱的绿洲;昔日贫瘠的土地上,崛起了精致的农旅观光园;连绵起伏的沙丘间,藏着充满野趣的沙漠营地。这不仅是地理距离的缩短,更是一个由民营资本主导、市场驱动的“生态体验圈”的悄然崛起。

在扎囊县,西藏绿之源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之源)、扎囊县西普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普农业)、扎囊国家沙漠公园(以下简称沙漠公园)等几家民营企业打造的文旅项目,正以独特的姿态诠释着“生态修复+旅游开发”的创新路径。这些项目如何将曾经的生态“短板”变成如今的文旅“长板”?如何以市场之力激活沉睡的资源,为山南经济注入新动能,同时满足民众对高品质、差异化生态文旅的渴望?答案就藏在这片正在焕发新生的土地上。

生态“短板”的觉醒 

民营资本的逆向思维

曾几何时,山南市扎囊县长期受困于脆弱的生态环境。这里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荒漠化土地占县域面积的近一半,土壤贫瘠,气候恶劣,传统农牧业发展受限。2015年,当地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281元,不足万元,生态脆弱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雅叶高速和西藏S5线拉萨至泽当快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扎囊县融入“拉萨一小时经济圈”,距离上的优势为发展旅游业带来了新可能,但缺乏有吸引力的核心产品,传统旅游模式难以打开局面。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民营企业投身地方发展。他们不把生态脆弱看作不可逾越的障碍,反而从中看到了独特的价值:戈壁、沙漠、荒滩所具有的原始风貌和稀缺性,正是吸引游客的“卖点”。绿之源率先在阿扎乡流转4000余亩沙荒地,采用“蔬果种植+生态治沙”的创新模式,购买本地农牧民家里的牛羊粪和生物菌肥,改良沙荒地,种植有机蔬果。在治理沙漠的同时,开发出有机采摘、生态研学等旅游项目,让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绿沙滩”“金沙滩”,“荒漠变绿洲”“黄沙变黄金”的愿景逐步得以实现。

西普农业的入驻同样充满魄力。2016年,这家来自区外的企业怀揣着对高原的热爱,在桑耶镇一片荒漠上扎下根来。他们历经三年攻关,成功培育出适合高原生长的车厘子品种,填补了西藏高端水果种植的空白。如今,这里不仅是特色农业基地,更成为集观光、体验、休闲于一体的农旅综合体,年接待游客量约10万人次。

沙漠公园的打造更是将生态短板发展成旅游长板。开发沙漠越野、星空露营等特色项目,让游客在沙漠感受乐趣。“全程最累也是最有意思的就是滑沙了,滑下来一时爽,拎着板爬上去更酸爽,娃一趟一趟乐此不疲,满头大汗。”拉萨市民旦增卓嘎说。

融合之道

生态修复与文旅开发双向赋能

这些民营企业的成功,源于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他们深入调研拉萨及周边客群的消费需求,针对研学、体验、探险等多样化需求,量身打造特色旅游产品。西普农业在车厘子种植成功后,逐步拓展葡萄种植园、蔬菜采摘园,构建起多元化特色农业体系。在此基础上,建成西藏首个农博园、具有高原特色的车厘子园、首个农旅研学基地,成为农业科普与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

更令人称道的是,企业打造了西藏海拔最高的水上乐园、玻璃栈道,结合乡村火锅、鸟巢餐厅等特色设施,形成“观光+体验+餐饮”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西普海洋公园的建成进一步丰富了业态。这个占地3000平方米的项目,以“高海拔海洋体验”为亮点,设有淡水生物、海水生物、水母等主题展区,开创了高原海洋主题体验的先例。

在开发旅游项目的过程中,民营企业始终坚守生态保护底线,探索出“生态修复+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西普农业在建设过程中,投入大量资金实施防沙治沙、植树绿化工程,累计治理沙荒地1000余亩,种植树木50万株,让昔日荒漠变成了绿洲。

从拉萨出发,沿着雅叶高速山南方向行驶大约两个半小时,便可抵达沙漠公园。畅玩卡丁车、漫步“月牙湖”、体验高原滑沙……雪山、河水和沙漠同时展现在一个空间中,就像来自四川的游客黄女士所感叹的一般:“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什么样的沧海桑田都制造得出来。”

绿之源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和生物菌肥土壤改良方法,在修复戈壁生态的同时,实现了有机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产品获得有机认证及供港澳备案,摘得中部农博会金奖的桂冠,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路子。

这种“生态为基、文旅为翼”的模式,既守住了生态保护的红线,又激活了旅游消费的潜力。西普农业的车厘子采摘项目,将农业生产与旅游体验结合,产品售价60元一斤;绿之源采用“农业科技园区+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农牧民”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农牧民利益最大化。

动能与价值

生态文旅激活经济图景

扎囊县“生态体验圈”的崛起,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为吸引民营资本参与文旅开发,山南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土地租赁、税收减免、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雅叶高速的通车让扎囊县与拉萨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为“一小时生态体验圈”提供了交通保障。

民营资本的注入,不仅激活了扎囊县的文旅资源,更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西普农业带动160余名当地群众长期就业,8年来累计支付工资超6000万元。绿之源带动周边380户农牧民参与到有机蔬果种植产业当中,户均年增收1.8万元。

如今的扎囊县,已形成以绿之源、西普农业、沙漠公园为核心的“生态体验圈”,成为山南文旅产业的新亮点。2024年,扎囊县预计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增收1亿元,同比增长40.8%和15.4%。旅游收入大幅提升,带动餐饮、住宿、零售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这不仅为扎囊县经济注入了新动能,更满足了民众对高品质、差异化生态文旅的需求,让更多人感受到高原生态之美、文化之韵。

扎囊县的实践证明,生态脆弱不是发展的障碍,只要找对路径,就能变劣势为优势。民营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将生态修复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发展了特色产业,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这种模式不仅为山南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更为西藏乃至全国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随着“拉萨一小时生态体验圈”的不断完善,扎囊县必将在生态文旅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文/记者 旦增玉珍 德吉央宗 图/记者 阿旺尼玛)

责任编辑:唐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萨德”库存告急,美国也着急了 (来源:直新闻)据环球网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8日报道,两名知情人士透露,在上个月持续1...
华控赛格控股子公司涉2.63亿... market深圳华控赛格(维权)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068,股票简称:华控赛格)于2025...
港E声|一文看懂港交所ESG监...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丨特约研究员祝箐近日,港交所宣布,所有主板及GEM上市公司(即香港所有公众公...
民警泄洪渠徒手捞800多只鹅 【#民警泄洪渠徒手捞800多只鹅# 】#800多只鹅被冲泄洪渠民警徒手捞# 7月27日,短时强降雨导...
新型处理剂让钻井液无惧极端工况 (来源:千龙网)近日,在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油田化学研究所实验室内,该院钻井液工艺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