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促进水资源绿色高效利用
创始人
2025-07-29 09:06:49
0

促进水资源绿色高效利用

  马晓翠

  加快农业发展绿色转型,推动资源利用高效集约、产业模式低碳循环、乡村环境生态宜居,促进乡村生态振兴,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客观要求。我省七成以上面积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是西北水资源最紧缺、生态最脆弱、节水需求最迫切的区域之一。我们要聚焦水资源绿色高效利用,通过科技、制度创新和产业融合,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构建节水兴农的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格局。

  加快科技创新。加大农业水资源科技创新投入,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加强产学研合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智能化管理平台。建立科学用水管理制度,建设计量设施,推行定额管理与累进加价制度,依托信息化技术建立监测平台,实现精准灌溉。推广应用智能灌溉系统、土壤墒情监测与动态评估等数字技术,结合智能滴灌设备,构建“AI+”新型融合灌溉模式,实现按需供水,提升节水用水效率。同时,依托甘肃省农科院“国家西北抗旱作物种质资源库”和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研究基础,加快选育耐旱节水型种质资源,依据不同地区水资源状况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现有高标准农田开展试点,增加耐旱节水品种选育和试种,推行无人机遥感监测与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动科技与农业融合发展,实现单产提升与节水降耗双赢。通过生产优质产品,带动加工产业链持续增值,发展特色农业,推动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促进产业与水资源协调发展。

  促进制度创新。完善政策工具链,建立统一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职责,设立专门机构统筹规划、调配与监管全省水资源。进一步完善水权制度与交易市场,以水权制度创新释放节水红利,探索建立农业水权交易平台,允许节水量跨区域、跨行业流转,增强水资源调控弹性,激发农户节水兴农的内生动力。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增收的挂钩机制,鼓励合作社、家庭农场等通过推广节水技术获取政策倾斜。同时,政府需强化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与科技创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整体框架下,建立“用水效率—生态效益”双向补偿机制,对节水达标县(地区)给予碳汇交易配额奖励,对水源涵养区实施横向生态补偿,形成“谁节水、谁受益”的激励导向,推动全域共治共享,保障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推进产业融合。要将水资源约束和农业发展局限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比如依托定西、天水等旱作区,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等耐旱作物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建立节水型高附加值农业集群;在陇东黄土高原区,立足杂粮种植优势,开发有机肥,通过节水栽培实现农业绿色生产,推动荞麦、糜子等作物通过欧盟有机认证,提升出口单价,增加农民收益。依托“甘味”土特产品牌优势,推广限根栽培、微灌补灌技术,打造“陇原节水农品”地理标志,提升产品溢价。同时,探索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遗产活化路径,挖掘河西走廊非遗、陇东梯田景观等资源,发展生态研学、康养旅游,构建农文旅融合综合体,推动农文旅融合赋能生态资源,实现水资源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延伸农产品价值,提升农民收入。此外,整合区域内现有资源与现代技术资源,构建区块链溯源平台,将节水技术应用、碳排放数据植入农产品溯源体系,实现数字赋能品牌增值,达成品牌溢价和农民增收的目标。

  多元协同发力。实现全省农业水资源绿色发展和农业现代化,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与农户等多元主体协同发力。具体实践中,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为节水兴农营造良好环境;企业依托技术创新与农业服务,推动节水技术落地应用;科研机构发挥专业优势,开展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并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智力支撑;农民作为直接受益者和参与者,其主体地位与能力建设至关重要,需通过参与节水培训、应用节水技术、参与用水管理等提升节水意识和能力。同时,实施“新农人+新农机+新农技”三新工程,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农民参与用水协会,完善“村规民约”以约束高耗水行为,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农民参与的节水兴农治理格局,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甘肃节水兴农事业注入强大动力,推动水资源绿色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作者为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杨晨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泥泞里的守护——天津蓟州抢险救...   新华社天津7月29日电(记者 黄江林 李然 徐思钰)28日入夜,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初级中学主楼门...
支援北京强降雨,中国平安共排查... (来源: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秀梅)近期,北京发生极端强降雨,密云、怀柔、房山等多地发生山洪...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小幅上调今明两... (来源:银柿财经) 报告预计,2025年和2026年世界经济将分别增长3%...
“萨德”库存告急,美国也着急了 (来源:直新闻)据环球网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8日报道,两名知情人士透露,在上个月持续1...
百望股份(06657)根据20... 百望股份(06657)发布公告,于2025年7月29日,根据2025年股份激励计划(员工持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