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跑腿”跑山路暖人心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崔翔龙 程卿贤
“虎林,家里米面没了,老人腿脚不便,麻烦明天送一趟。”7月19日晚,在上海务工的陇西县渭阳乡村民张亮红在“虎林跑腿”微信群里发了条消息。收到信息的郭虎林,当晚趁着空闲采买、装车,第二天一早便将物资送到老人手中。
这样的场景,在陇西渭阳乡屡见不鲜。
地处陇西县东北部山区的渭阳乡,60岁以上老人占户籍人口的19.4%,孤寡、独居、双老家庭不在少数。年轻人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买趟菜要走几里山路,缴次话费得跑上半天——这些“小事”,却是乡亲们的“心头大事”。
2023年初,渭阳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牵头发起“虎林跑腿”项目,以热心肠的郭虎林为带头人,联合党员干部、志愿者组建服务团队。他们开通“虎林热线”倾听诉求,搭建“虎林直播间”宣讲政策,创建微信群收集需求,把服务点设在群众家门口,将暖心事做到百姓心坎上。
“儿子儿媳在外打工,集市又远得很,想要啥,打个电话他就送来了,给跑路钱也不要。”谈及郭虎林,三川村的陈喜存老人感动地说,“他还常陪我唠嗑,帮我和儿子打视频。”
从代购米面油盐、药品农资,到代缴水电费、代取快递,郭虎林的电动三轮车成了山区里的“移动服务站”。近两年,他和团队累计骑行4.6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一圈还多,为渭阳乡及周边乡镇60余个村民小组的300余户家庭提供服务1700多次。
郭虎林的角色不只是“送货郎”。看到村里年轻人多在外务工,他当起“牵线人”,帮3对青年牵成姻缘;邻里因宅基地起争执,他搬条板凳坐中间当“调解员”,摆事实、讲道理化解矛盾;暴雨天,他挨家挨户查看危房,化身“隐患排查员”……
“虎林跑腿”跑的是路,暖的是心。有次送药到渭阳乡林家坪村三庄社,独居的李月旦老人突然拉住他的手说:“虎林啊,我这药快吃完了,正犯愁呢,你就来了,真是救星!”郭虎林听着,默默在本子上记下老人的用药周期,此后总能提前送药上门。
如今,“虎林跑腿”微信群已有280多人,党员干部轮流值守,志愿者随叫随到。郭虎林的三轮车斗里,除了物资,还多了血压仪、维修工具等——服务清单越列越长,乡亲们的笑脸也越来越多。
渭阳乡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拓展“虎林跑腿”的服务内涵,完善保障机制,让“跑腿”跑出加速度,让温暖覆盖每一户人家。
正如郭虎林所言:“无论山路多远,只要乡亲们需要,我就会一直跑下去。”
责任编辑:杨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