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实习生 代湘
作为大湾区环保水务龙头企业,中山公用(000685.SZ)再次推出资产并购做强固废业务。
日前,中山公用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山公用环保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用环保能源”)拟以4.94亿元,受让长青环保能源(中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青能源”)100%股权与中山市长青环保热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青热能”)100%股权。
通过本次交易,中山公用将进一步扩大固废板块的体量,并与公司下属其他固废项目形成较强的协同效应。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通过收购、资产整合等方式,中山公用的固废板块保持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公司固废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63亿元,同比增长32%,占营业收入比重由上年的11.12%提升至13.43%。
拟收购两公司100%股权
事实上,中山公用此笔收购已推进两年。
2023年6月30日,中山公用与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青集团”)签署股权收购框架协议,拟收购长青能源和长青热能100%股权。
6个月后,根据合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中山公用与长青集团签署了股权收购框架补充协议,双方决定延长原协议约定有效期直至2024年5月31日。
2024年5月30日,中山公用公告,鉴于双方在原协议和补充协议有效期内未能就本次股权转让的关键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双方不再另行签署延长有效期的协议。
2025年6月,基于当前资本市场环境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情况,中山公用与长青集团重启交易协商并迅速推进。
日前,中山公用发布收购方案,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公用环保能源拟以4.94亿元作为对价款,受让长青能源100%股权与长青热能100%股权。
据中山公用介绍,长青能源和长青热能主要从事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固体废物治理等。长青能源与长青热能项目垃圾焚烧设计规模2250吨/天,已全部建成投运,能产生一定的规模效应,当地经济基础良好,经济效益显著。
数据显示,2024年和2025年前4个月,长青能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333.73万元、1654.37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77.59万元、115.85万元。同期,长青热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8亿元、4795.76万元,净利润6348.49万元、2021.37万元。
仅在2025年前4个月,两家标的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450.13万元、净利润2137.22万元。截至2025年4月末,长青能源与长青热能的资产总额分别为1.55亿元、3.77亿元,净资产1.5亿元、1.78亿元。
中山公用认为,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扩大固废板块的体量,可与公司下属其他固废项目形成较强的协同效应,对公司未来的业务拓展有积极意义。
主营业务稳健发展
持续推进对长青能源与长青热能的收购,中山公用意在继续做大做强主营业务。
作为中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目前中山公用主要从事环保水务、固废、新能源、工程建设等业务,拥有水务公司、排水公司、北部公用、能源公司、公用工程等11家一级全资子公司,并拥有广发证券、中海广东等16家一级参、控股公司。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通过收购、资产整合,中山公用主营业务保持稳健增长。仅在2024年内,中山公用就已先后完成多项收购,其中包括以2026万元增资广东香山城市服务科技有限公司取得其80%股权,以拓展环卫服务;以6300万元收购中山投控环境科技有限公司70%股权,强化固废与环卫协同能力;以510万元受让中山市港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进一步完善区域固废处理网络。
2024年,中山公用固废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63亿元,同比增长32%,占营业收入比重由上年的11.12%提升至13.43%。其中,垃圾发电业务收入3.64亿元,同比增长9%;环卫服务业务收入3.99亿元,同比增长63.48%。
当前,中山公用在垃圾焚烧发电领域通过本地与异地协同发展。2024年,公司旗下垃圾焚烧发电厂合计处理生活垃圾138.25万吨,总发电量达5.69亿千瓦时。其中,公司旗下北部公用持有中山市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垃圾焚烧发电厂及垃圾渗滤液处理厂特许经营权,设计年处理规模79.2万吨,服务覆盖中山市8个镇区,形成稳定运营能力。2024年,每吨垃圾发电量达460.38千瓦时,较上年同期提升6.2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中山公用旗下株洲市公用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株洲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2024年处理生活垃圾60.87万吨, 日均处理量超过1500吨,同比增长11.09%。
而在环卫服务领域,中山公用已取得清扫收集运输类特级资质等核心认证,服务覆盖中山中心城区及多个镇街,市场份额超40%,同时承接深圳市5个垃圾填埋场运维项目,跨区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此外,2024年,中山公用的环保水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4.3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5.32%,同比增长7.43%。其中,供水业务收入8.05亿元,同比增加11.60%;污水处理业务收入6.33亿元(含管网泵站运维收入),同比增长2.55%。
随着主营业务的稳健发展,中山公用整体盈利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78亿元,同比增长9.22%;净利润11.99亿元,同比增长24.02%;扣非净利润11.88亿元,同比增长30.06%。
2025年一季度,中山公用实现营业收入9.77亿元,同比增长8.25%;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05亿元、3.04亿元,同比增长62.19%、92.11%。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