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徐士媛 通讯员 陈雨航) 28日,龙岩市永泽旺水产品有限公司一批重11吨、货值30万美元的鱿鱼干以进料加工方式顺利出口香港,标志着闽西水产品加工贸易实现零的突破。“进料加工”这一模式不仅为龙岩水产品加工企业开辟了国际市场新路径,也成为闽西外贸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
长期以来,受限于原材料采购渠道单一、成本波动大等问题,龙岩水产品加工企业国际竞争力难以提升。永泽旺水产品有限公司采取进料加工模式,通过从国外进口鱿鱼原料,经本地加工后出口成品,有效整合了国际资源,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提升了产品定价话语权。
“进料加工让企业能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原料来源,避免了因国内原料价格波动导致的经营风险。”永泽旺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沛明介绍,这一转变使企业首次具备“全球配置资源、全球销售产品”的能力。
为推动企业向进料加工模式转型,龙岩海关针对水产品易腐、加工流程严格等特点,为企业量身定制监管方案。从进料加工备案、保税货物管理到出口核销,龙岩海关全程指导企业建立溯源制度,确保符合海关监管要求,为企业扫除政策盲区。“海关不仅解读流程,更帮我们优化了内部管理。”王沛明表示,专人专岗管理保税货物、全程溯源等制度的建立,让企业首次实现“原料进口—生产加工—成品出口”全链条合规运作。
数据显示,1—6月龙岩市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7%,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0.16%。“此次进料加工模式的突破,是闽西外贸模式创新的缩影,为闽西农产品、机电产品等特色产业转型提供了范本。”龙岩海关副关长林鑫表示。
上一篇:三大天气系统接力致强降雨不断
下一篇:柬埔寨中国闽商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