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咸阳发布
天旋地转
成语咸阳
【释义】
天在旋,地在转,形容天地旋转。《成语大词典》释曰:“比喻形势变化,时势变迁。也指头晕眼花。”
【出处】
白居易《长恨歌》:“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元稹《望云雅马歌》:“天旋地转日再中,天子都坐明光宫。”
【典故】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 年),安禄山联合同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 15 万人,号称 20 万大军,假借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国家承平日久,民不知战,各地州县望风瓦解。安禄山长驱直入,仅用了三十五天就攻占东都洛阳,东都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宁死不降被杀。河北、河南大部郡县被安禄山占领。天宝十五年(756 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唐玄宗得知安禄山反叛的消息,相当震怒。他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准备防守;任命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正在封常清、高仙芝坚守潼关时,唐玄宗听信了监军宦官的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重新任命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哥舒翰正确判断双方的形势,认为坚守不出才是御敌之策。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唐玄宗却对哥舒翰失去了耐心,而且奸相杨国忠又不断怂恿唐玄宗下圣旨强迫哥舒翰出战。哥舒翰在接到圣旨后知道此战必败,慑于皇权的威严,不得已带兵出战,最后大败,自己也被手下绑赴敌营牺牲。
潼关一破,都城长安震惊,失陷在即。唐玄宗于天宝十五年(756 年)六月十三日凌晨仓皇逃离长安,打算西行入蜀。到了马嵬坡(今兴平市西),途中将士饥疲,六军不发,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请杀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乱军先砍死杨国忠,又逼迫唐玄宗处死杨贵妃。唐玄宗无奈之下,命令高力士缢死杨贵妃。后兵分一路入蜀。此事即历史上所说的“马嵬兵变”。
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占领长安,进入“安史之乱”事件发展的最高峰。太子李亨,时任朔方节度使,于公元 756 年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市区)自行登基(即唐肃宗)。郭子仪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郭子仪、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今河北正定),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才使战乱稍有平定,时局好转。
肃宗至德二年(757 年)九月,郭子仪军收复长安,十二月,唐玄宗起驾回京,路经赐死杨贵妃的马嵬坡,徘徊留恋,不忍离去。“天旋地转”,指唐玄宗去时同车共载,回时一人独还,身为皇帝却不能挽救自己心爱的人于一死,同一处马嵬坡,物是人非,怎能不触景伤情!
来源:《成语话咸阳》编辑:韩越
审核:闫莉 签发: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