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唐山24小时:感受烟火气里的城市节拍
7月23日,市民在凤翔海绵主题公园运动休闲。 刘维峰摄 7月23日晚,在河头老街,精彩演出吸引众多游客观赏。 温宝龙摄□本报记者 王育民 师源
晨曦微露,南湖的波光映照着市民的笑脸;午后骄阳下,工业博物馆的齿轮仿佛诉说着城市的沧桑;华灯初上,河头老街烟火气里飘散着寻常生活里的惬意……
每一天,唐山以细腻的笔触书写着“幸福可及”的民生答卷。
从“城市绿肺”的生态蝶变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温暖半径,从智能工厂的科技脉动到社区食堂的暖心餐食,记者深入街巷、社区、工厂、公园,感受扑面而来的活力,品味日常生活的美好,解码市民平凡日子里闪耀的“小确幸”,捕捉这座城市如何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浸润百姓生活的瞬间。
“出了小区门,就是大公园”
时间:7月23日7:00
地点:凤翔海绵主题公园
“跑了5公里,出了一身汗,回家洗个澡、吃完早饭就去上班。”迎着朝阳,张琦完成了当日的晨练计划。
家住雅颂居小区的张琦,几乎每天都到凤翔海绵主题公园健身。“出了小区门,就是大公园,连健身卡都省了!”他说。
2024年“五一”开放的凤翔海绵主题公园,位于唐山市主城区的黄金地段,面积大、绿化好,步道环绕、健身设施齐全。
记者看到,一条千米长的环园健身步道,将高地花园、童趣花园、康养花园、运动花园、艺术科普花园以及海绵植物花境等区域相连接,乒乓球台、篮球场、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
“以前这里是一片闲置地,如今成了家门口的‘大氧吧’。除了晨练,每天下了班还习惯来遛遛娃!”早上健身、晚上遛娃,这座公园成了张琦运动休闲的好去处。
一街一风景,一步一陶然。漫步公园,目之所及,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瞄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目标,唐山市通过建设高品质新公园、升级改造老公园,持续提升城市“颜值”和市民满意度。
凤翔海绵主题公园便承担起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生态,优化区域环境的使命。
栽植乔灌木2000余株,植被、花卉面积6.6万平方米……在公园建设过程中,唐山市注重优化种植结构,增树控草,确保绿地林草比为6∶1,同时发挥海绵公园固碳释氧作用,每年固碳量约843吨,释氧723吨。
树荫下,花毽翻飞,“毽友”挥汗如雨;步道上,“跑友”你追我赶,健步如飞;广场上,舞伴们身姿优美,和着音乐翩翩起舞……这座“家门口”的公园,每天都有许多市民来此健身休闲。
在唐山,记者发现,市民“家门口”的公园越来越多。这背后,是写在寸土寸金城市空间中的“绿色文章”——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唐山充分利用闲置地、废弃地、公共建筑周边城市空间,重点在老城区、中心城区选址,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口袋公园,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园绿地覆盖率。目前,唐山市建成区建有各类公园绿地510个,城市公园绿地均衡分布,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5.38%,平均每10万人拥有综合公园1.07个。
“早市搬新家,干净又整洁”
时间:7月23日9:00
地点:赵庄早市
高高的棚顶下,摊位整齐有序。摊位前,人们争先购买,叫卖声此起彼伏——“烧饼新鲜出炉喽!”“又脆又沙的大西瓜,甜到心里啊!”……
大暑刚过,赵庄早市的人气比天气还要火热。
“早市搬新家,干净又整洁!”市民刘亚会两手拎着大大小小的袋子,收获满满。
刘亚会家住路南区渤海豪庭小区。对于赵庄早市,她曾一度又爱又恼。“爱”是因为方便,40多年前自发形成的早市,一出门啥都能买到;“恼”是因为小区路两边都是地摊,出行非常困难。
多年来,针对赵庄早市的问题,路南区没少费心思,管得严就好点儿,管松了又故态复萌。怎么办?今年,路南区终于找到了治理“秘籍”:疏堵结合、动态治理、柔性执法。一方面,清理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另一方面,对小区北侧闲置地块进行了合理规划,设置便民市场,引导游商散贩集中到市场内经营……通过多部门努力,路南区完成引摊入市,留住了烟火气。
从“游击队”变成“固定摊”,赵庄早市的改造让许多摊贩尝到了甜头。
“过去摊位靠抢,谁来得早谁就能占到好位置,老主顾找摊位还费劲。”在赵庄早市经营10多年面食生意的范小荣说。
如今,范小荣再也不用为抢位置发愁了。摊位上方还建起了大棚,商户不再担心风吹日晒、下雨下雪。“现在的摊位宽敞又干净,每天还能多卖不少货呢。”范小荣向记者介绍。
为引导商贩入驻,路南区利用3天时间建成6个大厅,并同步建设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设置摊位300余个,让赵庄早市从脏乱无序的地摊市场,摇身变成集中连片的规范化市集。
“有了社区食堂,幸福感更高了”
时间:7月23日11:00
地点:路北区祥富里社区食堂
“今天有婆婆爱吃的茴香鸡蛋馅大蒸饺,闻着就香,赶紧给我装两个!”路北区祥富里社区食堂里,看着热气腾腾、刚出锅的蒸饺,61岁居民方爱珍笑着跟食堂工作人员说。
“婆婆今年88岁,孙子13岁,一老一小都需要我照顾。随着年龄增加,张罗一日三餐,我确实感觉力不从心。”方爱珍买完午餐告诉记者,如今,社区有了便民食堂,算是把她从灶台“解放”了出来。每天11点多,她带婆婆来吃饭,吃完再给孩子买点饭菜带回去,方便又省心。
“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25%。通过走访调研发现,这些老人的一日三餐成了不少家庭的急难愁盼问题。”祥富里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林静说,今年,社区通过整合党建共建单位资源,采取引入第三方运营的方式,建起了社区食堂。
社区食堂怎么建,群众说了算。前不久,在社区民主议事会上,居民代表围绕食堂建设、菜品种类、口味设置、价格设定等方面,与社区、食堂经营者共同商议。
随着中午临近,来食堂就餐的居民逐渐增多。12元一份蒸片肉、7块钱一份的鱼香肉丝、3元一份素什锦……在食堂取餐口,一盘盘冒着热气的饭菜整齐地摆放在案前,香气四溢!
“以前一个菜、一锅饭,我和老伴一吃就是一整天。现在,食堂每天菜品不重样,好吃还不贵。有了社区食堂,幸福感更强了。”买好了一份烧茄子和一份凉拌黄瓜,73岁的社区居民左保祥说。
“让老年人享幸福‘食’光,社区食堂一日三餐为居民开放,每餐30多种食谱,并根据二十四节气设计菜谱,保障健康饮食。”食堂负责人陈学梅说,他们还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打包费、配送费等专属优惠。同时,在社区帮助下,食堂正申请相关政策补贴,以更优惠的价格让老人乐享“暖心饭”。
“留唐创业真是省心又安心”
时间:7月23日14:00
地点:唐山微米创业孵化基地
“客户需要重力检测,这台电子秤需要增加压力传感器……”连日来,唐山云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阚云强正忙着和员工一起研发一款电子秤教研设备。
“公司虽然成立不足一个月,但订单不断,留唐创业真是省心又安心!”阚云强笑着说。
可在一个月前,这位刚刚从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毕业的“00后”,还在为寻找创业地点发愁。
毕业前夕,阚云强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引才活动。了解到唐山正加快产业数智化发展步伐,而自己所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可以满足多样化的场景需求,因此他决定在唐山创业,致力于机械、物联网单片机开发定制。“我在别处看了五六个办公场地,不是环境不理想,就是租金太贵。公司迟迟无法落地,我特别着急。”阚云强说。
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下,阚云强来到唐山微米创业孵化基地,干净舒适的办公环境、布局合理的办公区域、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让他眼前一亮。
“详细了解我的情况后,工作人员当天就帮我申请了近百平方米的办公场所,还免除了房租和物业费,让我能‘轻装上阵’。”阚云强说,基地的专职服务人员,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社保开户等企业开办全流程服务,解决了自己不懂流程、没时间办的难题。
为了让大学生创业有路子,基地工作人员还为阚云强匹配资深创业导师,围绕业务方向优化、潜在客户对接等初期核心需求,开展“一对一入企问诊式”辅导,提供针对性建议,用专业经验为项目铺路。
创业就业,就在唐山。唐山市正大力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持续开展孵化基地提质行动,启动“创在唐山”“贷你创业”等活动。
一套支持创业的组合拳,吸引了越来越多怀揣梦想的大学生选择到唐山创业发展、收获成长。今年,全市30家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已在孵项目1720个,带动就业5005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亿元,发放总量全省第一,带动(吸纳)就业2606人。
“新老企业抱成一团,一份订单产生双份效益”
时间:7月23日16:00
地点:巴威装备制造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机器轰鸣,焊花闪烁,打磨声持续不断……走进巴威装备制造唐山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瞬间被火热的生产场景震撼。
“快忙不过来了!”该公司副总经理窦洪炎说,今年生产已经排满工期,为加快进度,工人们加班加点地赶工,争取早日交付。
车间里,长短、粗细、曲度各异的钢管有序码放,这些都是锅炉产品的零部件。
“这里是北京巴威公司打造的高端装备制造新基地项目,承担了总部的全部产能。”窦洪炎介绍,这是京冀两地共同推动的协同发展重点项目,也被北京巴威公司称为“二次创业”。
针对当前市场实际,巴威装备制造唐山有限责任公司除了生产超超临界大容量、超高参数、超低排放大型电站锅炉,还大力开发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光热等清洁环保设备及环保改造业务。
由于国内清洁能源发电项目发展迅速,企业自2023年8月投产以来,便订单不断。
“面对源源不断的订单,我们开足马力干,但受产能限制,显得十分紧张。”窦洪炎说,问题的解决,得益于他们选址选对了。
这家企业位于曹妃甸装备制造园区,园区内聚集着不少装备制造企业,同样具备生产相关部件的能力。
“转包部分订单,既能减轻生产压力,还能实现多方共赢。”在园区和曹妃甸区相关部门配合下,窦洪炎经过调研,最终确定4家装备制造企业作为合作伙伴。
看着被逐渐“消化”掉的订单,窦洪炎很开心:“作为搬迁至曹妃甸区的一家‘新’企业,我们与周边‘老’企业构建起了合作链条,‘新’‘老’企业抱成一团,让一份订单产生双份效益。”
“逛老街赏百戏,品的就是文化味儿”
时间:7月23日20:00
地点:河头老街
夜幕下的河头老街,火树银花,看不尽盛唐之美,品不完地道唐山风味。
“快看,有评剧表演!”鼎沸人声中,天津游客陈彬一下子就捕捉到了熟悉的旋律。
只见水上集市前,身着戏服的演员置身阁楼露台,伴着悠扬丝竹声,唱腔动听。
“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六月六看谷秀,春打六九头……”台上传来的婉转戏腔,引得现场游客合唱。
“这是我第三次来河头老街,每次来都能发现新的节目上演,逛老街赏百戏,品的就是文化味儿!”陈彬说自己是个曲艺迷,这次就是奔着河头老街“大唐百戏节”来的。
陈彬所说的“大唐百戏节”已在河头老街举办两届。本届将持续至9月1日,每天有多场演出轮番上演。
游老街,赏百戏。走在流光溢彩的街区,三步一戏剧、五步一杂耍,令人眼花缭乱。
“本届‘大唐百戏节’涵盖100多种不同的表演类型,不仅有多种民俗艺术、非遗表演,还有大型实景剧、主题巡游等特色演出。”河头老街景区负责人徐小文说。
杂耍现场,江湖艺人上演各式高难度动作;音乐声起,古装舞者邀请游客纷纷加入狂欢派对……景区里,身着古装的NPC(非玩家角色)既分不同职业,又有各种IP形象,不时与游客趣味互动,不断提升旅游新奇感。
自2023年开街以来,河头老街历经多次迭代升级,发展成有主题、有情感、有共鸣的文旅街区。
“我们把景区流量与戏曲文化相结合,既打造了河头老街的独有IP,又进一步传承了当地传统文化。”徐小文介绍,沉浸式、互动式旅游场景,既能让游客“秀”起来、“嗨”起来,又能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上一篇:全市养老院智慧监管系统建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