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旅游报)
转自:中国旅游报
□ 本报记者 魏 彪
“真诚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感受壮美风光,这里有深厚底蕴、独具魅力的文化,广袤的草原、雄伟的雪山以及神圣的纳木错湖,令人心驰神往。”眼下,正值西藏旅游旺季,拉萨市文化旅游人才实训中心学员(以下简称“实训中心”)、拉萨市当雄县导游仁增旺姆正在给游客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经过多次培训的仁增旺姆已然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他绘声绘色的讲解牢牢抓住了游客的耳朵,获得了游客的好评。
今年上半年,拉萨市委、市政府以“人才强市”战略为指引,联合政、企、校三方资源,成立了实训中心,通过构建系统化培训体系加快破解人才瓶颈,为推动拉萨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拉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拉珍介绍,预计3年内,实训中心将培训从业人员超过2000人次,带动就业率提升20%以上。后续,实训中心还将开展专项就业招聘会,切实解决全市文旅行业“用人难”与人才“就业难”的矛盾。
引“智”进藏
近年来,随着文化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西藏急需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实训中心邀请全国技术能手、高校教授、头部企业高管等专家进藏开展多种技能培训。
负责实训中心相关工作的拉萨布达拉旅游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玺介绍,作为西藏首个聚焦文旅产教融合的实训平台,实训中心以“职业技能提升带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构建“1个实训中心+N个头部企业实习基地”联动培养模式。江苏省高职类产业教授、拉萨市文化旅游人才实训中心首席专家叶丹茗说,实训中心采取需求导向培训、产教深度融合、就业闭环服务等方式,根据行业需求定制课程,同时,让学员直接参与项目实操,实现产教融合。
在实训中心,广东省深圳市导游协会副会长刘尚超开展的是“理论授课+实地实训+结对帮扶”三维培训,并开设短视频营销、智慧景区管理等培训课程,指导学员掌握直播带货技能。四川省旅游协会理事、旅游安全分会副秘书长王友国通过系统理论讲解和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员掌握研学旅游的运营模式、产品设计等专业知识,切实提升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好地帮助学员理解所学知识,深圳市百达建筑室内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振东将案例剖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深入分析行业内文旅创意设计的成功案例和实际操作中的常见问题。江苏省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祝峻结合文创设计与品牌运营经验,通过文化创意设计运营课程、文旅品牌及个人IP打造课程、文创旅游商品案例分析课程,深入浅出地讲解文创旅游商品从创意策划到市场转化的全流程逻辑。
“文旅人才是行业创新的‘引擎’,专业人才的创意和实践能力直接影响文旅产业的品质与可持续性。”江苏中江国际人才发展有限公司邮轮船员管理中心主任屠小刚围绕“水上旅游产品分类与商业模式”“水上旅游产品设计与策划”等进行授课,通过理论授课、案例分析、互动研讨等方式,结合当地特色资源,与学员共同探讨本土化产品设计思路。
侧重转化
为加深学员们的实操感受、知学体验,实训中心通过理论教学、案例研讨、模拟实训、岗位实践等,指导参训学员边学边做,切实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以前我觉得文创就是钥匙扣,现在才知道文化IP能讲活一座城!”学员代表、西藏岗孜文化传媒科创有限公司负责人桑吉杰说,以往他对文化创意的理解较为片面,局限于传统的文创产品设计,如今,他认识到旅游文化创意是一个涵盖旅游体验设计、文化IP开发、数字化创意等的综合领域。在课程学习与小组研讨中,桑吉杰学习了如何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将其与现代旅游需求相结合,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文化创意产品。
“这些培训不是‘输血式’,而是‘造血式’。丰富的课程为我们研发更多文化和旅游产品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经验参考。”培训学员代表、域上和美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牟得喜说。
如何提升西藏各景区文旅服务水平,更好满足市民游客多元需求?不少在景区工作的学员们的疑惑也在培训中找到了答案。
“专家导师们介绍了不少其他地区景区的实践方案,很多能直接运用到我们景区日常经营管理中。”学员代表、拉萨市藏域星球天文体验馆工作人员山伍参加了“景区管理与服务”培训后感慨,“课堂上,除了讲解理论知识外,专家导师还会结合景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痛点、难点,提供解决方案。”
考虑到导游、讲解员的业务提升需求,实训中心专门举办了《导游服务》专题班,通过理论教学与场景化实训,全面提升学员职业素养与实操能力。“导游是连接游客与目的地文化的桥梁。”学员代表、导游格桑央金2022年毕业以来一直在西藏从事导游工作。她说,此次培训非常“解渴”,贴合一线导游实际,夯实了自己的导游业务基础。
进阶完善
播下一粒种,收获一片田。拉珍说:“未来,我们将以实训中心为枢纽,培育一批懂藏文化、精服务、会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为拉萨文化和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拉萨布达拉旅游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格桑旺姆介绍,未来,实训中心将开发非遗活化、数字文旅、乡村民宿、会议会展等更多细分领域课程;引入AR智慧云平台等技术,提升培训互动性与实用性;建立“实训中心+企业”定向输送通道,确保人才与岗位精准对接。
“育新人、培良才。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学员在雪域高原上绽放光彩,既守护文化根脉,又推动产业创新。”叶丹茗介绍,后续她和其他专家导师将以实训中心为核心载体,进一步拓展培训领域,新增数字文旅、非遗活化、民宿经济等专题,以覆盖全产业链需求。同时,构建人才数据库,精准对接企业用人需求,推动区域协作,搭建跨区域人才交流平台,促进经验共享。
文旅人才是拉萨的“文化翻译官”,也是“未来连接者”。国家金牌导游、高级导游冷晓东介绍,拉萨不缺风景,缺的是把风景变成“可传播的故事”的人。未来,将重点帮助学员们突破性提升讲解水平、革新导游文本创作、搭建服务标准体系、强化应急与沟通能力等。
国家金牌导游、他山书院执行院长李静表示,未来,将针对藏文化专家型导游、跨境旅游领队等方向开发专项课程;协助当地推动“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整合课程内容与实训案例;帮助实训中心开发“西藏智慧导游云课堂”,实现全区文旅从业者“一键共享”培训资源,解决偏远地区学习难题。
学员代表、国家金牌导游李东曲才让从业近30年,他说,将把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工作中,同时也将“传帮带”年轻人,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上一篇:泰国和柬埔寨停火协议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