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辽宁日报)
转自:辽宁日报
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本溪市溪湖区统筹推动,整治环境面貌“提档升级”,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融入生态底色,赋能全区向“美”而行。
重点部署,高位推进,环境整治有力度
溪湖区高度重视城乡环境整治工作,迅速发起一场全面提升城乡环境的整治行动。细化责任分工,在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园广场、社区小区等开展全面清理。组织发动机关干部、社区居民、环卫工人、社会力量6146人次,共计清理各类垃圾1.5万吨、清理农村“三堆”663处、清理乱堆乱放等1407处、边沟7.2万余延长米、维修改造道路1.5万平方米、清理小广告1.2万余张、清理路面遗撒163公里、清理小开荒736处、清理40处老旧古建筑周边环境卫生、擦拭果皮箱路灯杆2200余处、修剪行道树3396棵、清理占道经营及店外摆卖3822处、清理违停车辆2244台,城乡面貌逐渐改善,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社区小区等区域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着眼重点,常态推进,环境整治有突破
溪湖区以全员“动”、全域“清”、全面“净”为目标,从细处着手,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全面“治脏”,重拳“治乱”,着力“治差”,推动辖区内城乡环境有效提升。针对露天市场、二手车交易、再生资源回收站(点)、露天烧烤等重点区域,聚焦科学规划布局、联合联动执法、规范经营引导等关键环节,严管占道经营,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静态停车、小招贴、空中缆线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同时,持续扩大本溪“生活秀带”项目品牌效应,稳步实施8个老旧小区改造升级,持续推进管网设施维护等城市更新工程,包装建设一批“口袋公园”和景观小品,为百姓打造更多休闲、健身、娱乐公共场所,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
树立导向,提升生活,环境整治有温度
溪湖区以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基础,坚持整治与治理融合,持续将环境卫生整治与学雷锋、爱国卫生、志愿服务等活动相结合,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围绕“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围绕地区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整合区域党建、医疗、文化、教育等各类基础资源,建立精准高效网格运行机制,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项目,打造“志愿之城·大爱溪湖”等具有时代特征、溪湖特色、辨识度高、生命力强的志愿服务品牌,全面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长效机制,强化监管, 环境整治有质量
溪湖区为实现城乡环境由“局部美”向“全域美”、由“一时美”向“长久美”的转变,按照“在面上重提升、在源头上抓治理、在机制上保长效”的工作标准,发挥基层网格作用,鼓励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共同维护小区环境和社会秩序。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对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从源头防止“顽疾”复发,推动整改由“短期清理”向“长效管护”转变,实现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监管并行、长治长清。
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