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今年以来,河北开展青少年科普讲座77场,直接受众达2.3万人次
“大手牵小手” “点燃”学子科学梦
□王璐丹 张勇
“今天,我来跟大家说说,什么是人工智能?”
近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潘春洪,带着一堂有趣的人工智能科普课程走进石家庄高新区太行大街小学。
讲座开始后,潘春洪用生动有趣且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将人工智能这一前沿科技领域的知识向广大师生娓娓道来。他从最初的计算智能,逐步过渡到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再到博弈智能等多个高级阶段,勾勒出人工智能的演进脉络。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是退休的老科学家们自发组织的,初心就是为孩子做点事。有的老科学家都85岁了,还争着到各地给孩子们讲课。”潘春洪说,创新的原动力是好奇,希望他们的分享能点燃孩子们的好奇心。
“长大后我希望自己也能从事相关工作,研究人工智能!”听完课,科学的种子已经埋在太行大街小学学生郝嘉航的心底。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润物细无声”地养成科学思维,循序渐进开展科学教育尤为重要。今年以来,省科技厅深入推进“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进河北”专题活动,上半年邀请11名老科学家走进42所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普讲座77场,直接受众达2.3万人次。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普活动为青少年带来了前沿科学知识和科技体验,打造了科学家与青少年交流对话的平台,引导广大青少年了解科学技术,感悟科学家精神,增强科学探索的好奇心,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创造良好氛围。
接下来,省科技厅将组织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走进全省更多中小学开展科普活动,进一步弘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同时,举办好全省科普讲解大赛、科普微视频大赛、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优秀科普图书征集评选、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系列活动,挖掘培养一批优秀科普人才和科普作品。
下一篇:“东山号”战机及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