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袁绍阳 通讯员 蒋文叙)“刷个脸就能进来歇脚,再也不用蹲在树荫下吃饭了。”日前,烈日炙烤下的黔南州独山县城,一处蓝白相间的24小时智能工会驿站成为户外劳动者的“避暑胜地”。
据悉,该驿站依托全国总工会“新双15工程”建设契机,由南方电网贵州独山供电局出资建设,于6月底建成投用,是全国首批24小时智能化工会驿站之一。以“智慧赋能+温情服务”为核心,通过人脸识别、智能监控等数字化手段,突破传统服务时间限制,为环卫工人、快递员、交警等户外劳动者提供24小时“可感可及”的暖心服务。
走进驿站,清凉的空调风迎面而来,冰箱、微波炉、充电区、爱心药箱等设施一应俱全。环卫工人王阿姨边喝水边感慨:“进来就能吹凉风、喝凉水,真的好!”快递小哥小李也连连称赞:“手机充电快,中午还能热饭,再也不用蹲路边凑合了。”
“驿站精准解决了‘歇脚难、饮水难、充电难、热饭难’问题,成为了户外劳动者的‘能量补给站’,也是工会服务向全天候、智能化进阶的探索。”独山供电局工会主席何雄坤表示,试运行以来,驿站已服务超100人次,下一步将联合独山县总工会动态优化服务,通过智能系统分析需求,季节性增配防暑包、暖手宝等物资;试点增设“急救培训角”“政策宣传角”,打造“休息+学习+互助”综合平台。
上一篇:15%关税是“最好结果”?
下一篇:多方联动救助受伤鹤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