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可心
自7月26日起,强降雨来势汹汹。27日晚,在怀柔区琉璃庙镇,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守护战打响。
夜色如墨,怀柔山区的道路上,一串串车灯流动,照亮了转移群众的安全通道。近一小时车程,一辆辆大巴车将山区村民转移到平原地带。
“老人家慢点儿,我来扶您!”“孩子抱紧了,咱们去新家!”在雁栖镇政府不远处的北京市学生军训基地内,三辆大巴车刚停稳,志愿者们便冲上前,有的为群众打伞,有的帮忙推轮椅,还有的赶上前去搀扶蹒跚的老人……
“这安置点比想象中要舒坦!”刚安顿下来的王大姐一边给小孙子冲奶粉,一边笑着说。这座临时启用的学生军训基地里,四层宿舍楼窗明几净,每间宿舍里崭新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饮用水、方便面等物资整齐码放,随时可供取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
针对老年群体,轮椅、夜壶、防滑垫、纸尿裤等物品已提前备好,被工作人员一一送到老人手中。“真是比亲人想得还周到。”78岁的张大爷坐在轮椅上,拉着工作人员的手不住地道谢。
青年志愿者迅速集结。晚上8点半,怀柔团区委发出志愿者集结令,短短一个半小时,33名青年便整装待发,于晚上10点准时抵达现场。第一个报名的李金辉说:“家门口的事,咱不能含糊。”在安置点,他楼上楼下奔忙,指引群众、搬运物资,汗水浸湿了衣衫也浑然不觉。
健康保障同样一丝不苟。安置点里的医疗卫生室,由怀柔区中医院骨干医生值守,急诊、妇科、院前急救等科室的专家齐聚,常用药和医疗物资储备充足。截至目前,已有不少群众前来就诊,多为轻微外伤。医务室还开通绿色通道,确保重症患者能及时转往怀柔中医院。
27日夜,怀柔区果断启动山区群众紧急转移安置预案,安州坝、后山铺、龙泉峪等多个村庄的千余名群众,在党员干部与志愿者的护送下,有序撤离至集中安置点。截至28日凌晨3时,已有936名群众安全抵达。
上一篇:做实低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