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随着高温天气来临,中暑风险大幅上升。特别是老年人,由于身体调节功能减退、基础疾病较多,更容易受到高温影响,发生中暑甚至热射病等严重健康问题。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市卫生监督所)慢性病防制部老年健康管理室医师梁子越称,如何在炎热天气中科学防暑,是老年人及其家属都应了解的重要健康知识。老年人在高温季节尤其要做到“早预防、早识别、早处理”。家属也应加强关注,做好日常照护。
为何老年人更易中暑
体温调节能力减弱:年龄增长导致汗腺功能下降,出汗量减少,散热能力降低。
基础疾病影响: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可能干扰体温调节机制。
服药影响:部分降压药、利尿剂等药物可能加重体液流失,增加中暑风险。
识别中暑早期干预是关键
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先兆中暑:头晕、乏力、心悸、恶心、皮肤潮红、出汗增多。
轻度中暑: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升高至38℃以上,伴有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
重度中暑:体温常超过40℃,出现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降温、补水,并根据严重程度及时就医。
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体温,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