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出海”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选择,也是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为帮助会员企业深入了解海外市场,成都市工商联及各商会组织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组织企业赴海外参展参会和开展经贸交流活动等方式,全力助推民营企业“走出去”,助力“成都造”产品和服务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光彩。
整合资源,助力企业精准定位
在“蓉商出海”过程中,商会作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在传达政策方向、反映企业诉求,为企业“出海”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成都市机械制造业商会副秘书长李姣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会在‘蓉商出海’中扮演着重要组织者、资源整合者和专业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一方面,商会能够整合资源,链接政府相关部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另一方面,凭借广泛的资源网络和专业的行业知识,商会能够整合多方信息,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海外市场资讯,帮助企业精准定位目标市场。
李姣介绍,近年来,成都市机械制造业商会凭借在行业内多年的深耕,了解到路桥机械、电子装备等在海外市场的需求潜力,引导会员企业积极出海参展、布局海外。近两年,商会先后组织企业参加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塞舌尔(成都)国际经贸博览会、伊兹密尔国际博览会、泰国工业展、韩国大邱国际自动化机械展、越南河内国际建筑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展、柏林轨道交通展等多项国际展会,为企业“出海”提供“窗口”。
成都市商用汽车行业商会也通过政策支持、资源整合、服务提供等多维度举措,积极为企业搭建起通向国际市场的桥梁。据介绍,商会每年都会组织企业参与行业性的专业国际展会,如法兰克福国际汽配展、全国汽配会、境外配件展等,通过参展和观展等形式,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并借助商机对接、项目推介等活动,助力企业拓商机、增订单、扩合作。
成都市餐饮商会则积极联合餐饮品牌、调味品及供应链企业和其他文化属性相符的关联企业(如蜀锦、川剧、川酒等)共同出海,推动成都餐饮品牌全球化,形成“蓉品”品牌集群效应,提升国际竞争力。成都市餐饮商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张蛟向记者介绍,2025年2月至6月,商会分别组织了赴泰国、柬埔寨、日本、美国的调研团,了解当地消费习惯和政策环境,为餐饮企业“出海”提供指引。
培训交流,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
在市场召唤和工商联及商会组织的引导下,“蓉商出海”意愿日益高涨。
以机械制造行业为例,众多会员企业已将目光投向海外。李姣介绍,成都市机械制造业商会会员企业中,约70%会员企业有“出海”意向,其中37%已布局海外。主要集中在东南亚、欧洲、非洲、中亚、中东等国家。主要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工程机械、基建、汽车零部件、石油化工等领域。
成都市三宇电子机械有限公司也取得良好的“出海”成绩。通过商会组织跨境电商培训,助力企业建立海外销售渠道,并提供国际认证等支持,三宇电子机械成功打开了海外市场。其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气门摇臂打破国外垄断,年出口量从数万只增至600多万只,覆盖欧美、东南亚等4000多个车型。2025年一季度订单达150万只,完成全年目标的30%。
还有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不仅是首批入驻“中白工业园”的企业,还投资建设超级电容研发中心,成功切入欧洲轨道交通等市场。
在商用汽车行业,成都市商用汽车行业商会积极推动会员企业与俄罗斯市场的合作,与俄罗斯四川商会逐步推动建立海外配件仓,拓展俄罗斯市场。该商会监事单位——成都宝锦洋车辆部件有限公司,不仅自身是“蓉商出海”的优秀代表,于2025年在俄罗斯设立一汽解放品牌海外直属库,公司总经理刘洋还担任起成都市商用汽车行业商会驻俄罗斯联络员,负责商会在俄境内经贸联络、项目对接及会员服务工作,有效延长了行业发展手臂,为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在文旅行业,成都市文化旅游产业商会与泰国普吉岛拉维区合作,在普吉岛复制“雅克音乐季”活动,合力把“红原雅克音乐季”品牌推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让其成为更具市场化、国际化、品牌化的国际文旅知名IP。
完善网络,“蓉商出海”前景广阔
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下,推动“蓉商出海”过程中,商会和企业也常面临诸多困难。国际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海外市场准入标准不同、文化差异导致的沟通障碍等,均是影响“出海”成绩的因素。
餐饮行业“出海”常面临供应链受阻、食材采购难、知识产权保护弱、文化适配困难等问题。例如食材方面,30%的川菜特有食材(如郫县豆瓣、鲜花椒),受出口检疫限制或本地替代品质量不稳定等因素影响,成本被推高。再如知识产权方面,海外商标抢注事件年增20%,川菜工艺配方易遭抄袭。
而对机械产品来说,国际市场准入与技术壁垒则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需要应对的头号难题。由于不同的目标市场在产品标准、技术法规、认证要求上差异巨大且更新频繁,这对企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此外,机械产品往往体积大、重量重、价值高,对跨境供应链与物流的稳定性与成本非常敏感。
为解决这些问题,各商会普遍加强与海外机构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深入研究各国市场准入规则,为企业提供详细的市场准入指南。同时,针对文化差异,组织跨文化交流培训,帮助企业了解不同国家的商业文化和习俗,提升企业在海外市场的适应能力。
成都市餐饮商会积极宣传《川菜出海技术法规指南》,动态预警欧盟、东盟在添加剂限量等方面的新规。同时,向企业推广“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系统”,以满足海外环保要求。此外,商会还支持企业抱团应对,如企业在欧美成立“川菜海外商会”,联合应对商标诉讼等问题。
“抱团出海”也是机械制造行业普遍采取的方式。据李姣介绍,为解决海外市场准入、物流稳定性和法律风险等问题,成都市机械制造业商会牵头组织企业集体参加境外知名专业展会,共同争取优惠展位和物流方案,提升成都机械制造整体品牌形象。推广“借船出海”模式,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带动产业链配套中小企业共同出海,分享海外渠道和经验。此外,还设立“海外法律服务中心”,提供海外投资合规服务。推动信用保险应用,宣讲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帮助企业利用政策性金融工具规避收汇风险。
为帮助蓉商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蓉商总会则陆续在亚洲、欧洲、非洲成功挂牌当地经贸中心,建立海外经贸桥头堡,积极推进“川货出川,蓉品出海”。2024年以来,蓉商总会先后成立东亚(大阪)经贸中心、北非(利比亚)经贸中心、欧洲(巴黎)经贸中心、欧洲(布鲁塞尔)经贸中心,2025年初又在柬埔寨建立东南亚(金边)经贸中心。蓉商总会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在东南亚(曼谷、胡志明市、吉隆坡、雅加达)、中亚(塔什干、阿拉木图)、中东(利雅得)、南美(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依托当地力量陆续建立经贸中心,为成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支持。
面向未来,各商会、企业对于“出海”前景充满信心。成都市工商联表示,将从人才培育、协同合作等方面加强对“蓉商出海”的支持,组织更多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各商会也表示将继续通过组织企业参展、观展、交流对接等活动,持续完善海外服务网络,为企业在海外的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政府引导,商会搭台,企业唱戏。三方形成合力,定将推动“蓉商出海”战略向纵深发展,让更多的“成都造”闪耀在国际市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