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赋能医改提升基层诊疗效能
创始人
2025-07-28 22:27:14
0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区域医学影像中心远程为社区卫生机构阅片、运用AI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技术对血液病早筛早诊、通过AI眼底筛查平台检测眼部疾病……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8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深化医改、提升基层诊疗能力的一系列做法透着“科技范儿”。

“在信息联通方面,我们建立了医疗、医保、医药‘三医’数据共享机制,规划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表示,“三医”领域当前已经形成了多个信息化应用场景,并形成了“京智”三医联动平台。

据介绍,“京通”便民服务平台,集成“三医”服务,不仅可以优化诊前和基层转诊服务,进行统一挂号,还会发布儿童门诊、康护医疗等服务地图,为群众提供附近药店查询和医院车位空余等信息。

“基于统一信息平台的建设,我们推动22家市属医院全部门诊号源下放到基层,10家在京央属医院有50%的门诊号源也都下放到基层。”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钟东波表示,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基层转诊更加便捷。

信息化不仅方便群众就医,还实实在在地降低就医费用。“今年1月以来,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惠及患者近70万人次,节约资金1900万元。”钟东波说,有的医院借助信息化手段,出院时间大幅缩短,209家二级以上医院实现医保移动支付。除了开展线上复诊等互联网诊疗,各医院还“因院制宜”创新开展无痛胃肠镜预评估、自助开单审核等服务,通过线上线下有效衔接,缩短患者就医时间,降低就医成本。

在北京海淀,AI在医疗领域得到深入应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林航表示,区域医学影像中心、AI云诊平台、信息云存储等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形成了社区检查、专科医院诊断的高效诊疗模式,有效推动疾病预防关口前移。

林航介绍,为促进创新药械的转化应用,海淀区成立高新科技临床转化应用中心和全国首个临床医学概念验证中心,2024年兑现政策奖励补贴2.7亿元,其中新药研发和医疗器械占比超40%。海淀区还成立骨科机器人联盟,运用机器人累计开展手术3000余例,促进常规手术标准化、复杂手术微创化、高难手术智能化。

(图片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银证券优势制造股票C净值上涨... 中银证券优势制造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中银证券优势制造股票C,代码011270)公布7月28日最...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C净值上涨3.... 工银瑞信前沿医疗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工银前沿医疗股票C,代码010685)公布7月28日最新净...
长安鑫瑞科技6个月定开混合A净... 长安鑫瑞科技先锋6个月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长安鑫瑞科技6个月定开混合A,代码01189...
华商核心引力混合C净值上涨3.... 华商核心引力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华商核心引力混合C,代码012492)公布7月28日最新净值,...
摩根景气甄选混合A净值上涨3.... 摩根景气甄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摩根景气甄选混合A,代码013006)公布7月28日最新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