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丨华西专家:乙肝临床治愈不是梦,这些关键问题一次说清丨顶流医声
创始人
2025-07-28 21:17:01
0

吉木阿罗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何嘉琦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长期以来,乙肝被普遍认为“终身服药、无法治愈”,但随着医学进步,临床治愈已从梦想照进现实。如何能实现临床治愈?日常防护有哪些误区?川观新闻特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医师王丽春做客“顶流医声”直播间,围绕乙肝防治热点问题进行解读。

我国现有慢性乙肝感染者近8000万

肝癌并非乙肝必然结局

记者:乙肝在全球以及我国的流行现状是什么?

王丽春:截至2025年,全球约有2.54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非洲和西太平洋地区流行率最高,我国现有慢性乙肝感染者近8000万,占全球三分之一。值得欣慰的是,自1992年乙肝疫苗被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全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流行率明显下降,新发患者越来越少。但我国仍有大量患者未被诊断、未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记者:乙肝的危害有哪些?乙肝一定会转变成肝癌吗?

王丽春:乙肝作为慢性病毒性传染病,在饮酒、过劳等诱因下,可能发展为肝衰竭——这是肝脏疾病中最凶险的问题,死亡率非常高。另一方面,部分病人若长期未接受治疗,病情会逐步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原发性肝癌。到了肝硬化晚期和肝癌这两个阶段,有效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患者的死亡率和经济负担都会大幅增加。但并不是所有的乙肝都会转变成肝癌。积极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维持病情稳定,乙肝恶化为肝癌的可能性会大幅下降。

记者: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是怎样的关系?

王丽春: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乙肝发展的“三部曲”。不同阶段的治疗目标和策略不同,但抗病毒治疗是所有乙肝患者最关键和最核心的治疗,在肝炎阶段部分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会适当进行保肝治疗;而肝纤维化是从肝炎发展到肝硬化的中间阶段,可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辅助抗纤维化治疗;在肝硬化阶段,除抗病毒治疗外,需要重点处理并发症,以改善病情;发展到肝癌阶段,则采用手术、介入、抗肿瘤等综合治疗。

记者:乙肝传播的途径是怎样的?哪些其实是不用担心的?

王丽春:有三个传播途径。首先是血液传播,如输入含病毒的血液;静脉吸毒;不洁穿刺或操作(文身、针灸、穿耳孔等);其次是母婴传播,尤其是分娩过程中,母体通过血液、体液传播给新生儿;还有性传播,尤其是无保护性行为。但日常社交活动,如共同进餐、握手、拥抱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乙肝。

记者:什么是乙肝“临床治愈”?和“彻底治愈”有什么区别?

王丽春:乙肝“临床治愈”是通过抗病毒治疗使病毒DNA检测不到、表面抗原转阴、肝功能恢复正常,且停药至少24周后没有复发。但需要明确的是,临床治愈后肝细胞核内仍可能存在乙肝病毒cccDNA(乙型肝炎病毒DNA),病毒并未被完全根除。而“彻底治愈”需要彻底清除cccDNA病毒及整合病毒基因,目前还缺乏精准清除病毒库的药物和技术,彻底治愈还难以实现。

并非人人可“临床治愈”,“优势人群”机会更高

记者:乙肝都需要治疗吗?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

王丽春:根据最新版指南,大部分乙肝患者都需要治疗。近年来乙肝治疗技术发展很快,相关药物和技术在效果和价格上不断优化,已经接近“全员治疗”。建议只要符合乙肝抗病毒治疗适应症的患者都应该接受治疗,并长期坚持。目前主要有两类治疗方法:注射干扰素和口服核苷/核苷酸类似物,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记者:所有乙肝患者都可以“临床治愈”吗?哪些患者有机会?

王丽春:目前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实现临床治愈,但医学进步正在扩大治愈可能。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设立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为例,最初的目标是实现8848例临床治愈,截至今年5月,实现临床治愈患者已达10240例;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药物进入二期、三期临床试验,意味着更多患者将有机会实现目标。

我们认为“优势人群”有30%—70%的希望实现临床治愈,他们通常具备这些特征:病程相对较短,表面抗原≤1500 IU/mL(且越低越好)、HBV-DNA(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即乙肝病毒基因)长期维持检测不到、肝脏基础良好且无肝硬化、治疗早期的应答比较好。但即便不属于优势人群,也可通过个体化策略治疗,争取临床治愈。

记者:身边有乙肝患者,家属或密切接触者需要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王丽春:当有家属或密切接触者确诊乙肝,应及时进行专业检查。若乙肝五项呈全阴性,建议接种乙肝疫苗;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避免血液及体液暴露、确保性伴侣和新生儿防护到位。

以下人群需要定期检查:未接种疫苗或接种后未产生抗体者、与乙肝患者有性接触或共用注射器等高危行为者,确诊乙肝的患者也需定期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能检查、DNA检查、两对半检查、甲胎蛋白、肝脏影像学检查(如彩超、CT、MRI等)、肝弹性超声等,高危人群还需进行肝癌早筛,具体项目和检查频率因人而异。

记者:有预防乙肝的新药或新方法吗?

王丽春:目前乙肝预防仍以接种乙肝疫苗为主。新药方面,全球已有上百种相关药物投入临床试验,当下最值得期待的是小核酸药物,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上市。

记者:还有哪些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肝脏疾病?

王丽春:除乙肝外,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俗称脂肪肝)和丙型肝炎最需要高度关注。

对于脂肪肝,若无明显肝功能异常或病情进展,一般无需用药,重点在于减重和生活方式调整:坚持低糖、低反式脂肪、高纤维饮食,加强运动,做好体重管理;同时检查和管理代谢,维持稳定状态。

对于丙肝,关键是积极主动筛查。值得一提的是,丙肝患者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8—12周,治愈率可达95%以上,因此防治重点在早发现、早治疗,治愈后仍需每年监测肝癌风险。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选准用好“科技副总” 助力产才...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今年以来,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着眼破解海岛地区高层次人才引育难、创新资源匮乏等现...
今年以来发行超千亿元 熊猫债市... (来源:经济参考报) 继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之后,摩根士丹利、匈牙利政府近日也成功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发...
柬泰两国同意立即“无条件”停火     7月28日,在马来西亚布特拉加亚,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中)、泰国代理总理普坦(右)和柬埔寨首...
大脑芯片技术重塑人机融合新范式... 原标题:大脑芯片技术重塑人机融合新范式——神经科学研究新突破系列之四图片来源:美国石英财经网站◎本报...
环保部门环境信访年度工作总结 ... 我局从实践“三个代表”,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出发,严格环保执法,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