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小博士)
近期,随着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AI应用、算力硬件等再次成为关注焦点,行业热度回升。
PCB(印制电路板)作为算力硬件的重要环节,受益于AI等行业发展驱动,PCB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并推动相关企业上半年业绩增长。
据Prismark报告,2024年全球服务器PCB市场规模约109亿美元,2029年有望升至189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11.6%。
未来,随着AI技术迭代与应用场景拓展,PCB行业也将大有可为,值得持续关注。
本期通过对PCB产业链公司的梳理,根据关联度及最新数据,筛选出市盈率TTM仍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之下的10家公司,供大家研究参考。
市盈率TTM构建了可靠性与动态性的估值参照体系,低于平均水平,一般可以认定其具有相对低估性。
PCB行业投资价值梳理:10家低估值企业核心优势与亮点解析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推动下,AI算力硬件需求持续升温,PCB(印制电路板)作为算力设备的核心基础材料,受益于AI服务器、智能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的技术迭代与应用场景拓展,市场规模加速扩张。据Prismark数据,2024年全球服务器PCB市场规模约109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增至189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11.6%。当前,行业内部分企业市盈率TTM(滚动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具备相对低估属性,结合产业链位置、技术壁垒及业务增长潜力,以下10家PCB产业链企业值得重点关注。
1. 鹏鼎控股(细分领域:印制电路板)
市盈率TTM:31.61
核心优势与亮点:作为全球PCB行业龙头,鹏鼎控股在高端柔性电路板(FPC)领域技术领先,产品覆盖消费电子、服务器、汽车电子等多元场景。其中,服务器领域收入增长显著,依托其在高密度互连板(HDI)、多层板等领域的技术积累,深度绑定国际头部服务器厂商,市场份额持续稳固。公司具备从设计到制造的全流程能力,规模效应与客户粘性强,是AI服务器PCB需求爆发的直接受益者。
2. 福斯特(细分领域:薄膜形态功能高分子材料)
市盈率TTM:29.34
核心优势与亮点:公司以感光干膜为核心产品,该材料是PCB制造中图形转移的关键耗材,技术壁垒高。目前,福斯特感光干膜已成功导入14家知名PCB企业,2024年电子材料(含感光干膜)营业收入超7亿元,成为新增长极。随着PCB行业向高精度、高集成化升级,感光干膜需求有望随高端PCB产能扩张持续增长,公司凭借国产替代优势,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3. 圣泉集团(细分领域:合成树脂及复合材料、化工材料及新能源产品)
市盈率TTM:29.05
核心优势与亮点:作为国内领先的PCB基板用电子树脂供应商,圣泉集团产品覆盖AI服务器PCB所需的高频高速树脂材料,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进入多家知名PCB企业供应链。AI服务器对PCB的传输速率、散热性能要求更高,公司电子树脂可满足高速信号传输与耐高温需求,直接受益于AI算力硬件升级,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
4. 超声电子(细分领域:印制电路板)
市盈率TTM:28.69
核心优势与亮点:公司在HDI(高密度互连板)领域具备1-6次积层板生产能力,印制电路板最高可达42层,高频PCB年产能位居国内前三。AI服务器、5G基站等场景对高频高速PCB需求旺盛,公司凭借高阶HDI技术优势,在服务器用PCB领域订单快速增长,业绩弹性显著。此外,公司在汽车电子PCB领域亦有布局,客户覆盖主流车企,业务多元化抗风险能力强。
5. 澳弘电子(细分领域:印制电路板)
市盈率TTM:28.34
核心优势与亮点:公司产品覆盖单面板、双面板及多层板,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汽车电子、新能源与电源等领域,拥有两大生产基地,连续多年入选“中国PCB百强”。其优势在于多场景适配能力:智能家居PCB需求稳定增长,汽车电子PCB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新能源领域PCB则受益于储能、光伏逆变器等设备扩容。公司客户结构优质,订单稳定性强。
6. 顺络电子(细分领域:新型精密电子元器件)
市盈率TTM:25.78
核心优势与亮点:公司以新型精密电子元器件为主业,子公司衢州顺络自主研发生产高密度PCB板,主要为自身元器件(如电感、变压器)提供配套,打造“元件+PCB”一体化供应体系。尽管当前PCB产能及规模较小,但其与元器件的协同效应显著,可降低客户采购成本、提升响应速度,未来有望依托元器件业务优势,向外部市场拓展,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7. 依顿电子(细分领域:印制电路板)
市盈率TTM:23.33
核心优势与亮点:公司专注于高精度、高密度双层及多层PCB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新能源、计算与通信等领域,连续多年入选“世界PCB制造企业百强”。其技术优势体现在高可靠性PCB生产,尤其在汽车电子领域,通过IATF 16949等认证,客户覆盖国际一线车企;新能源领域PCB则受益于光伏、储能装机量增长,订单持续放量。
8. 长海股份(细分领域:玻璃纤维及制品、玻纤复合材料)
市盈率TTM:18.9
核心优势与亮点:公司在PCB产业链中游占据关键地位,其电子毡作为覆铜板(PCB核心基材)的核心原材料,市占率超30%,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电子布产品已实现进口替代,主要对接生益科技等全球覆铜板龙头,间接服务于高频高速PCB(如AI服务器用PCB)。随着5G、AI算力推动高频高速覆铜板需求增长,公司电子毡业务有望持续受益,业绩稳健性高。
9. 航天智造(细分领域:汽车零部件、油气装备、高性能功能材料)
市盈率TTM:18.36
核心优势与亮点:公司以高性能功能材料为特色,感光干膜主要用于PCB图形转移,电磁波屏蔽膜用于FPC(柔性电路板)领域,两项产品均实现关键膜材料的国产替代。2024年相关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05%,显示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在PCB产业链国产化趋势下,公司凭借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尤其是在高端FPC屏蔽膜领域,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10. 合力泰(细分领域:通用显示业务和电子纸业务)
市盈率TTM:9.79
核心优势与亮点:公司PCB业务聚焦5G配套的高频材料及柔性线路板(FPC),FPC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消费品(如手机、平板),客户包括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尽管市盈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仅9.79),但其FPC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已形成成熟应用,且随着AI终端(如AI手机、AI PC)普及,对轻薄化、高柔性的FPC需求有望提升,公司有望凭借现有客户资源与技术积累,实现业绩修复与增长。
投资逻辑总结
当前PCB行业的核心驱动因素是AI算力硬件升级(服务器、交换机等)、智能汽车渗透率提升及消费电子新品周期。上述10家企业覆盖PCB产业链“材料-制造-应用”全环节,且市盈率TTM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具备估值修复空间。具体来看:
上游材料端
(如圣泉集团、长海股份):受益于AI服务器对高频高速材料的需求,技术壁垒高,国产替代空间大;
中游制造端
(如鹏鼎控股、超声电子、依顿电子):技术实力强,客户覆盖国际头部企业,直接承接AI服务器PCB订单;
配套材料与耗材端
(如福斯特、航天智造):产品为PCB制造刚需耗材,国产替代加速,业绩增长确定性高;
多元化布局端
(如顺络电子、澳弘电子、合力泰):依托原有主业协同,PCB业务逐步放量,估值性价比突出。
风险提示
需注意部分企业PCB业务规模较小(如顺络电子、合力泰),存在订单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激烈,技术迭代可能导致部分企业技术优势弱化;下游需求(如AI服务器、新能源汽车)若增速放缓,可能影响企业业绩弹性。投资需结合行业景气度与企业具体经营情况综合判断。
上一篇:堃博医疗-B(02216)授出约35.27万份奖励股份
下一篇:中国开钻万米深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