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方丈释永信“塌房”!背后的信仰经济与资本迷局
创始人
2025-07-28 18:25:44
0

2025年7月27日,少林寺管理处一纸公告惊雷炸响: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与寺院资产,更被曝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

目前,多部门联合调查已全面展开,这场席卷禅宗祖庭的风暴,让这位曾将少林寺推向全球的“网红方丈”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来源:少林寺官方网站

从初入少林到文化IP的资本进阶路

释永信,俗名刘应成,1965年生于安徽阜阳颍上。1981年深秋,16岁的他背着粗布包袱踏入少林寺时,这座千年古刹正处绝境:大殿漏雨,十几名僧人靠28亩薄田勉强度日,连3角5分的车票都要反复算计。

转折发生在1987年。22岁的释永信接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师父释行正长老临终前紧握他的手嘱托“多存粮,盖房子,恢复少林鼎盛”的画面,成了他此后数十年的执念。这位年轻僧人自此背负双重使命:既要守护禅宗祖庭的香火,又要在市场经济浪潮中为古刹谋求生路。

为了打破困境,释永信烧起了“三把火”。1986年,少林寺拳法研究会成立,散落民间的武僧被召回寺院;次年,武术队组建(后升级为武僧团),并赴海外巡演,成功为少林寺打开了知名度。1996年,中国首个寺庙官网在少林寺建立,《易筋经》等秘本得以公开,吸引了全球武术爱好者前来“朝圣”。

1998年,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公司成立,素饼、禅茶等产品陆续开发,所获利润被用于修复钟鼓楼、藏经阁等建筑。2005年,释永信在洛杉矶好莱坞剧场观看少林功夫剧演出,当台下3000名观众起立鼓掌时,他深刻意识到“少林”二字已成为全球性文化IP。他曾对弟子说:“功夫是媒介,禅才是核心。”

此后,他的商业版图疯狂扩张:全球50国注册700余个“少林”商标,连“少林汽车”侵权案都成IP价值的注脚;2003年授权网游《少林传奇》获利38万元,开启IP变现模式;2008年淘宝店“少林欢喜地”上线,售价万元的《少林医宗秘笈》引发“信仰是否可售”的论战;2022年,关联公司以4.52亿元竞得郑州商业用地,“方丈变地产商”的质疑声浪滔天。

值得一提的是,少林寺的游客量随时间发生了显著变化,1974~1978年总共约20万人次,1982年由于电影《少林寺》的爆火,年游客量增至70多万人次,1984年达260万人次,上世纪90年代后基本稳定在每年150万人次左右,如今每年可达400万人次。在收入方面,少林寺门票为80元,含《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套票是299元,以此估测每年门票收入超过3亿元,且一度占据登封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此外,少林药局开发的少林灵芝茶等产品2019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释永信2008年涉足电商,上线淘宝店“少林欢喜地”,2020年年销售额达2300万元,2021年少林寺入驻抖音后,释永信个人账号半年粉丝破千万,直播带货首秀超过500万元。

查询天眼查发现,释永信的关联企业有10家,目前处于正常状态的是郑州市佛教协会、二七区显圣寺、许昌市魏都区龙化寺、三门峡市陕州区熊耳山空相寺、荥阳市洞林寺;已注销或吊销的包括河南少林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郑州少林寺网络工程有限公司、嵩山少林大钟筹委会、少林寺文化传播(登封)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争议缠身:袈裟上的金线与念珠里的资本

释永信的商业扩张,始终伴随着“离经叛道”的指责。2015年澳大利亚签约仪式上,他身披6名绣娘耗时三月、成本16万元的金丝袈裟,腕间小叶紫檀佛珠价值千万元,被追问“月薪700元如何负担”时,其解释始终难平公众疑虑。

更刺眼的争议点比比皆是:

少林寺内“高价香”明码标价,400元起步、最高10万元,被批“拜佛成了花钱买心安”;

核心区域商铺年租金百万,“开光饰品”价格虚高,“借信仰敛财”的质疑从未停歇;

武僧团海外巡演被指“商业秀”,“少林汉堡”等IP授权让传统文化符号变廉价……

少林无形资产管理公司股权风波中,释永信曾持股80%的事实,即便解释为“代持”,仍让“方丈即董事长”的监督漏洞暴露无遗。

2015年7月,网名“释正义”的举报者抛出几十页材料,指控释永信“与多名女性有染,育有私生女韩某恩,并在郑州某小区购豪宅安置”。更猛烈的爆料来自弟子释延鲁——他赴京实名举报师父“索要700万元财物、持有豪车、双重户籍”。

举报称1993年释永信与女子刘某英生女,孩子户口落在其弟刘应彪名下。调查组核查后称“无实据”,但未公布DNA检测报告;

面对“转移资产”质疑,少林寺悬赏5万元征集造谣证据,却拒绝开放账本;

网传释永信拥有“刘应成”“释永信”两张身份证,官方澄清“户籍信息合规”,但未解释其弟名下为何登记多辆少林寺公务车。

尽管河南省调查组最终认定“举报不实”,但承认“财务管理存在漏洞”。释永信在央视镜头前双手合十:“是非以不辩为解脱。”这句佛偈未能平息质疑,反被解读为特权庇护下的沉默。

2025年7月24日清晨6:58,释永信发布最后一条微博《彼岸接引与此岸净土》,此后87万粉丝再未等到更新。日均发文1.5条的“网红方丈”,突然消失在信息洪流中。

然而,7月27日晚间,少林寺官方微信突然推送一则不足百字的通报,首次承认方丈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接受调查。

信仰与资本的终极叩问:清规戒律VS商业逻辑

这场风波的本质,是传统宗教清净性与现代商业逐利性的剧烈碰撞。2014年,少林寺塔林前“门票钱七成去哪了”的横幅,揭开寺方与景区管委会的十年纠葛;官员一句“出家人要那么多钱干什么”,道破外界对宗教与商业关系的认知偏差。

学者批评,释永信的商业帝国已让少林变味:武术从修行方式沦为表演商品,IP授权消解精神内核,“度商业化”让千年古刹成了“赚钱机器”。

但支持者认为,在政府拨款有限的现实下,商业化是保护传统文化的无奈之举——毕竟,少林寺每年30%的商业收入确实用于修缮(如2010年耗资2亿元修塔林)和慈善(2020年向武汉抗疫捐款1000万元)。

2025年7月24日,释永信最后一条微博《彼岸接引与此岸净土》发布后,87万粉丝再未等到更新。三天后,“涉嫌刑事犯罪”的公告,让这场持续数十年的争议迎来终局性节点。

山门内,武僧的晨练声依旧;山门外,游客仍在石碑前排队合影。只是不知,当尘埃落定,这座承载着千年禅意与百亿资本的古刹,将在信仰与商业的天平上,驶向何方。(《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免责声明:文章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民解忧 建邺区人大代表走进中... (来源:南京晨报)转自:南京晨报 晨报讯(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孔芳芳)为切实解决居民群众关...
WAIC上机器人堪称社牛 它们...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刚刚闭幕,会议期间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很...
持续守护!顺义区河道泄流现场直... 随着密云水库泄流推进,潮白河、怀河等河道水位上涨。顺义区快速响应,无数身影雨中集结,守护一方平安。跟...
紫金山麓的“生命守护者” 三伏... (来源:南京晨报)转自:南京晨报 “喂,马群站吗?有一个中山陵景区祭堂前的急救单!游客疑似中...
新农股份新增“昨日涨停”概念 2025年7月29日,新农股份(sz002942)新增“昨日涨停”概念。根据喜娜AI概念解读,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