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研报虎)
投资要点
公司深耕锂原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在储能、动力、消费方面均有深入布局,随着国内外产能布局加速,商用车、大容量储能、高端消费领域顺利拓展,随着下游锂电池需求高速增长,公司有望成为全球优质的锂电池全场景供应商。
动力电池需求高速增长,产能利用率提升带动盈利改善
动力需求保持高增,国内2025年1-6月动力电池累计装车299.6GWh,同比+47.3%,保持较高速增长。公司2025Q1动力电池实现出货10.17GWh,同比+58%。公司多线推动产能利用率提升,2025年盈利能力有望实现逐季稳步提升。
储能业务稳定交付,海外产能具备先发优势
国内储能EPC中标量持续增长,2025年1-4月EPC中标量共计26GWh,同比+18.3%,随着中美欧及新兴市场储能需求共振,我们预计2025年储能全球新增装机同比增长52%。2025Q1公司储能业务实现出货12.67GWh,同比+80.54%,实现高速增长。公司积极推动大储能产品升级迭代,第四代Mr.Big系列600Ah+电芯采用超薄叠片与三维集流技术,能量效率达96.2%。海外马来西亚储能工厂预计在2026年初开始量产,税率相对更低,具备海外产能先发优势。
行业稳增叠加海外产能落地,消费电池增长动能强劲
电子消费行业保持小幅稳步增长,2025年全球消费电池出货量超70GWh。公司核心产品小圆柱电池在2024年实现满产满销,在电动工具、两轮车等传统优势领域、商用无人机/eVTOL等新兴领域持续提升市场份额。产能方面,2025年已顺利实现马来西亚工厂的初步投产,随着海外新产能的释放,出货和利润有望持续增长。
投资建议:动力储能消费电池业务持续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下游锂电池需求高增,公司在储能、动力、消费领域等业务加速放量,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31.95/800.50/1040.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27%/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57/67.96/90.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34%/33%,EPS分别为2.47/3.32/4.43元/股,PE分别为19/14/11倍,三年CAGR为30.5%,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为36,鉴于公司为锂电池行业龙头,储能/动力/消费三大板块持续发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海外政策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